寿险业进入满期付款高峰,现金流压力逐渐显现

导读: 随着2002年前后销售的十年期分红保险产品和2007年前后销售的五年期分红保险产品进入到期付款期,人寿保险的到期付款和退保金额将超过万亿元。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化,寿险公司有足够的能力应对到期付款和退保的洪峰。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化,寿险公司有足够的能力应对到期付款和退保的洪峰。

集中到期付款期

到期付款是指保险合同到期后,保险公司必须按照合同履行的义务。相当于银行还本付息,一方面意味着之前利润的确认,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债务规模和可用资金的减少。到期付款的压力主要是当期净利润的压力,到期付款的风险主要是流动性风险。

近几年行业之所以进入满期付款高峰,主要是因为2002年前后销售的十年期分红险2007年07年左右销售的五年期股息保险产品集中在2013年左右,今年达到了支付高峰。在到期支付的同时,往往会带来异常的集中退保,容易造成群体性事件,这也是监管和防范风险的关键。

“部分寿险为销售宣传和产品结构设计中,为了获得大量现金流,实现扩张或解决股票问题,公司将分红保险万能险金融产品可退保一年或两年,无损失。这些产品的可持续性较差。一旦投资回报出现负面波动,就很容易导致集中退保。锁认为,更严重的是,这些产品大多是单支付产品,难以带来稳定和持续的现金流。一旦集中退保,保险公司很容易面临现金流不足的风险。

据了解,自2013年以来,寿险自行业进入满期支付和退保高峰以来,所涉及的金额一直在上升,并于2015年进入高位。满期支付和退保总额超过9000亿元。但仍未达到顶峰,2016年将进一步上升,跨越万亿元大关,达到近年来满期支付和退保的最高峰值。

业内人士预测:预计2017年至2018年,到期付款金额将低于2016年;然而,由2013年左右兴起的高现金价值产品引起的退保将逐渐显现行业现金流压力

短期冲量

据业内不完全统计,银邮渠道占今年到期付款和退保金额的90%和70%。从产品类型来看,大部分到期保单都是分红保险,占90%以上;退保险种来看,普通寿险、万能险、分红等险种或各占三分之一。在这些退保险中,近一半是高现金价值产品。

高现金价值产品之所以成为退保大户,与保险公司为了扩大产品销售而人为缩短产品无损失退保期无关。也就是说,名义上是长期分红保险和万能保险,但可以在一年甚至六个月或三个月内退保,无需承担损失。这在很大程度上埋下了未来退保的隐患。

此外,销售误导性也是到期付款和退保风险的罪魁祸首之一。一些不负责任的销售人员在销售产品时,让消费者对产品收入有更高的期望。当他们到期付款时,他们发现与最初的承诺有很大的不同,这很容易引起纠纷。这种情况具有传导性,容易导致集中退保,导致集体事件。业内人士说。

锁凌燕认为,股票单一支付产品造成的支付压力仍然存在,但仍热衷于高退保风险单一支付业务增量,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反映了许多保险公司仍以现金为王,短期增长仍在其经营理念中占据主导地位。

产品结构需要不断优化

事实上,与2013年人寿保险行业相比,人寿保险行业不仅要面对前两年新单保费负增长的事实,还要应对集中的到期支付和退保高潮。目前,经过三年多的市场化改革,人寿保险行业的现金流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从过去的经验来看,保险公司缓解现金流压力的方法通常有以下三类:一是确保债务端持续流入大量保费,原则上保费规模增长应快于到期支付和退保增长,即不断有新钱偿还旧债务;二是注入大量资本,股东可以帮助强有力的资本支持;第三,从长远来看,保险公司逐步改善保险产品结构,走出高度依赖短钱长配资产负债错配的循环。业内人士表示:但过程必然会坎坷或重复,保险公司需要做好牺牲短期规模的准备。

人身保险费率市场化改革起到了釜底抽薪的作用。率先放开普通型人身保险预定利率,提高市场竞争力,大幅提升市场份额;二是放开万能保险低保证券利率,万能保险迎来了巨大的发展;然后放开股息保险预定利率上限,逐步引导市场从过去的股息保险主导到普通、通用、股息三点,从而从根本上解决满期支付和退保过于集中的问题。

2016年第一季度统计显示,普通寿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5790.02亿元,同比增长87.81%,占寿险公司全部业务的60.06%,同比增长11.29个百分点;原保费收入2640.60亿元,同比增长4.64%,占寿险公司全部业务的27.39%,同比下降12.53个百分点。随着寿险业务进一步回归保障功能,产品结构进一步合理化,寿险公司有足够的能力应对到期付款和退保的高峰。相关专家表示。

想了解更多新闻资讯或有保险规划需求的朋友,点击下方图片,免费报名咨询,会有专业理财师为您耐心讲解,协助规范投保并提供周全的后续理赔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谱蓝保-车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pulanbx.com/bxzs/bxnew/51135.html

(0)
上一篇 2023年4月17日 下午3:17
下一篇 2023年4月17日 下午3:22

文章推荐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