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历史的垃圾时间”?不要在垃圾时间里做投资?

我们正处于“历史的垃圾时间”?不要在垃圾时间里做投资?插图1

最近有个说法很火——历史垃圾时间

网传这是奥地经济学家米塞斯提出的概念,用来描述某段历史进程中,社会发展停滞不前,个体无法扭转局面,但又不得不经历的时期。

用通俗的例子来讲就是,一场体育赛事中,双方实力悬殊,胜负已定,无论球员如何努力都已无法扭转局面了,但距离比赛结束还有一段时间,那剩下的这段时间就是“垃圾时间”。

符合这一概念的历史事件,有文艺复兴前的欧洲中世纪、解体前的苏联、经济泡沫破灭后的日本、鸦片战争后的的清末等等。

这些时代有着共同的特征,包括政治僵化、经济停滞、社会信任缺失、文化和技术停滞等

于是有人认为,这些时代特征与当下的我们有点类似,因此断言:现在进入了“历史的垃圾时间”,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

1

“历史的垃圾时间”是伪造概念

实际上,根据国内学者考证,米塞斯从未提过“历史的垃圾时间”这个词。

与这个概念相近的是,法国年鉴学派历史学家费尔南·布罗代尔在其著作中提到的三种时段观念:

一是“长时段”的地理时间,比如河流山川的流逝变化;

 

二是“中时段”的社会时间,比如不同时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变化;

 

三是“短时段”的个人时间,这是身在历史的人最直观感受到的时间。

“历史的垃圾时间”的含义或许就取自于“短时段”的个人时间。

但费尔南·布罗代尔本意是想表达,个人是历史洪流中的浪花,对个人来说这段时间很重要,但对历史进程却不起重要作用。

现如今却被生搬硬套,偷换概念成了所谓的“躺平论”,比如大环境不好,老百姓没办法,躺平才是出路。

虽然概念是假,但互联网时代,最不缺的就是炒概念。

近来这个词的讨论热度越来越高,有自媒体借题发挥,蹭上了热度,比如财经大v说“不要在垃圾时间里投资”、育儿博主说“垃圾时间里鸡娃没意义”……

一个伪造的概念却引发大家热议,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当下的环境确实不太乐观。

大学生毕业即失业,985/211都得放低求职条件才能获得一份还算不错的工作;有工作的也不好过,降薪裁员潮一波接着一波。

银行存款利息降了再降,大行的定期存款和大额存单只有“2字头”了,就这收益,还得靠抢才行。

 

楼市行情遇冷,房价断崖式下跌,前几年买在高点的朋友,直接把首付跌没了;再加上失业压力,断供潮频发。

 

股市同样惨不忍睹,沪深300打破“从来没有连跌3年”的历史经验,从2021年的5930点一路下探到今年1月的3108点,可谓腰斩。

我们正处于“历史的垃圾时间”?不要在垃圾时间里做投资?插图3

(图源:东方财富网)

以上种种,似乎印证着“历史的垃圾时间”这一说法,那现在真的进入了“历史的垃圾时间”吗?

2

现在真的是“历史的垃圾时间”吗?

事实上,任何一个经济体都会经历:繁荣-衰退-萧条-复苏,这是正常的经济发展规律和周期。

回顾上下五千年的发展史,我们一直是全球经济史上独一份的存在。

或许是我们过去几十年奇迹般的高速发展,让大家误以为这就是常态,而如今只是速度放缓了,有人便想东想西,认为形势不妙了。

其实这是每个经济体必须经历的“阵痛期”,目前我们处于收缩期和转型关键期,但未来必定会迎来复苏。

现如今依旧稳步增长的经济,不断提升的科技水平,还有更加坚定的文化自信,便是最好的佐证。

回望古今中外,许多被认为是“历史的垃圾时间”里,也涌现了非常多伟大的人物和成就。

比如安史之乱后的唐朝,由盛转衰,躲避战火的杜甫颠沛流离,生活虽艰苦,但他仍忧国忧民,笔耕不辍,成为一代“诗圣”;

生不逢时的苏轼,因政治主张与宋朝主流不符,多次被贬,但他并未因此消沉,反而愈发旷达,塑造了他的文学成就;

还有明朝中后期内忧外患时,亦出现了著名政治家张居正、思想家王守仁、外交家郑和、药圣李时珍、抗倭名将戚继光等等。

又比如90年代末泡沫经济破灭后的日本,陷入了“失去的三十年”。昔日中产掉落,面临“老后破产”,年轻一代变成不思进取的“平成废物”。

但这段期间,日本成就也不少,比如足球成长为世界级强队,位列世界第13;14位科学家获得了诺贝尔奖,获奖次数居世界第2;动漫、电子游戏等宅文化输出到全世界。

所以说,压根就没有所谓的“垃圾时间”,只有“垃圾活法”。

对于个人来说,历史的每一个瞬间都是宝贵的,只要珍惜当下,找到适合自己的路,同样可以拥有精彩的人生。

3

怎么度过当下的收缩期?

当然,不是每一个普通人都能成为伟人。对于多数普通人来说,最朴素的愿望就是安安稳稳过完一生,平凡的日子也有平凡的快乐。

那作为普通人,要如何度过当下的苦难时刻呢?我们可以“以空间换时间”

因为在我们下行的时候,其实还有很多地方是向上的。比如我们股市跌了三年,而美国、日本甚至印度、越南,虽然也有波动,但总体是上涨的。

比如美国的标普500指数, 过去20年的年化收益率是7.76%,过去30年的年化收益率是8.31%。

我们正处于“历史的垃圾时间”?不要在垃圾时间里做投资?插图5

(图源:东方财富网)

还有正走出“失去的三十年”的日本,日经225指数在2003年跌至7607点,随后震荡上行,近来屡创历史新高。

我们正处于“历史的垃圾时间”?不要在垃圾时间里做投资?插图7

(图源:东方财富网)

所以大家不妨保持开放的心态,放眼世界,学会用空间换取时间,这样才能在下行低迷的时间走出另一条路。

日本就有一个名为“渡边太太”的群体,她们就在日本过去三十年的垃圾时间里实现了稳稳落地。

渡边太太,并非是一个人,而是指日本掌管家庭财务的主妇们。

90年代,日本经济泡沫破灭,为提振经济实施了长期的超低利率政策。群家庭主妇在觉察到本土没有好的投资机会时,果断打开思路,把眼光转向了海外。

把家庭部分资产用来购买高息的外汇或投资高收益的海外资产,利用汇率差赚取利差,只要日元不大幅升值就可以赚取比较稳定的收益。

有位名叫鸟居万友美的渡边太太,通过这种方式每月赚取了100万日元(约合1.15万美元),战果颇丰。

我们正处于“历史的垃圾时间”?不要在垃圾时间里做投资?插图9

(图源:网络)

渡边太太给我们的启发,不是在于发现炒汇这种投资渠道,而是她们敢于突破社会限制,心态开放、目光长远、决策理性的智慧。

再看回现在某些“不要在垃圾时间里做投资”的言论,我们会发现渡边太太们正是因为没有在垃圾时间里躺平,而是积极进行了全球化的配置,才使得家庭渡过了难关。

那些在垃圾时间里选择了躺平的人,最终都变成了“平成废物”、“独死老人”。即使三十年后,现如今的日本已经走出了“失去的三十年”的阴霾,但复苏的果实也不会属于这些已经被时代淘汰的个体。

如今我国处于收缩期,利率走低、房价下跌、股市不振等围绕着大家,要想在这个阶段平稳落地,非常建议大家学习渡边太太的做法,去做全球化的资产配置

具体怎么做呢?不同家庭的财务情况和规划需求不同,这里还涉及到很多风险评估、多市场资产品种选择对比等专业性工作。

对于普通家庭来说不是件易事,所以我们更建议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来做,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咨询专业理财师。

4

说在最后

每个人都是历史中的小小尘埃,虽然我们无法逃离时间的局限,但可以选择扩大空间,用空间来换取时间。

还是那句话,没有所谓的历史垃圾时间,只有垃圾活法。

历史终究会走出“垃圾时间”,但个体不一定。如果现在的我们选择了躺平摆烂,很有可能“平成废物”、“独死老人”就是我们的结局了。

所以希望大家都能珍惜当下,无论大环境是好是坏,都能积极应对,寻求出路,规划出自己的美好未来。

亲爱的用户,别再为保险规划烦恼啦!点击下方图片,立即解锁价值800元的超值福利!资深规划师1对1免费咨询,专属方案量身定制,现有保单深度分析,投保全程免费协助,理赔无忧终身守护。抓住这次机会,为您和家人打造完美保障,让未来稳稳的!立即点击下方报名入口,开启专属保障规划之旅,买保险不掉坑!

原创文章,作者:谱蓝保-敏敏,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pulanbx.com/bxzs/lczs/206637.html

(0)
上一篇 2025年2月26日
下一篇 2025年2月26日

文章推荐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