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很多人都喜欢把钱存银行、买国债,但随着利率走低,收益也越来越少,于是大家开始给闲钱找新去处了。
但谱蓝君发现,很多人在打理闲钱过程中,存在一些错误操作:
比如把闲钱都放到同个工具里,不区分资金用途,随取随用,真到了要用大钱的时候不够用;
又比如不考虑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全都拿去做进取型的投资,行情不好的时候直接把本金亏没了…..
那要怎么打理才能保证我们辛苦攒下来的财富不缩水,又能满足我们不同的财务目标呢?今天谱蓝君就来给大家分享一个打理思路~
主要内容如下:
首先我们要梳理清楚自身的财务情况,除了日常开销外,有多少闲钱需要打理。
以上三个问题分别决定了资金用途、规划周期以及投资方向。
其中,资金用途是最关键的。用途不同,规划周期和投资方向也不同。
比如有些人可能想划笔钱作为应急资金,那就得放在取用灵活、安全稳定的工具里;
有些人可能想划笔钱出来投资赚收益,那就可以放在封闭期长、有增值功能的工具里。
根据不同资金用途,我们可以把手中的闲钱分为三部分:
这笔钱主要用来做日常应急使用,比如突然失业或有事需要资金周转等情况,就可以用这笔钱来兜底,保证我们的日常生活不受影响。
一般建议预留3到6个月的家庭日常生活开支作为应急资金,且这笔钱的流动性要高,支持随取随用。
可以考虑放在存取方便的理财工具里,比如银行活期、货币基金(比如谱蓝活期宝、支付宝余额宝、微信零钱通、招商朝朝宝等)。
虽然收益不高,但胜在安全性和流动性强,随取随用,需要用钱时可以直接从账户里划扣。
这笔钱是未来几年的确定性支出,资金使用周期大概在1-5年内,比如未来几年打算置换新车或新房,或组织全家出国旅游等。
这属于不急用,但近几年内一定会用到的钱,所以这笔钱的规划需求是安全性高,且流动性要比较好,最好放在封闭期较短的理财工具里。
可以考虑银行定存或国债,有1年/3年/5年等期限可选,安全又稳定,到期取出来就可以了;
也可以选择一些风险较低的银行理财,例如R1(低风险)、R2(较低风险)级别的产品,收益波动较小。
这笔钱是至少5年内不会动用的,比如你想给自己准备退休后的养老金、或给孩子存十几年后上学的教育金等,前期对流动性的要求比较低。
因为是长达十几年的规划,所以更注重增值效益,希望有可观的收益,能对抗通货膨胀。
符合这个规划需求的工具有不少,比如长期储蓄险、指数基金定投、全球资产配置等等,具体还是要根据个人的风险偏好去选择。
下面以王先生一家的储蓄方案作为演示,给大家的家庭财务规划提供一个参考的思路~
两人月收入各1万元,加上年终奖后,家庭年收入约30万元;
家中有房有车,无负债,家庭日常生活支出月均8千元左右。
最近王先生有笔50万的大额存单即将到期,考虑到大额存单利率走低且额度难抢,王先生打算重新规划这笔钱。
根据前面所说的闲钱打理思路,王先生确定了以下三个问题:
将来,王先生想要给家里换辆新车;孩子也开始上小学了,深感教育的重要性,两口子还想要留笔钱给孩子将来深造。
资金使用周期分别是5年内(置换新车)以及15年后(孩子留学)。
风险偏好稳健,希望不会出现本金亏损,并且有能够跑赢通胀的收益。
通过梳理王先生的理财需求,我们为他做了一份储蓄方案:
王先生一家月支出8千元左右,为避免中年失业或家中有变故影响正常生活,需要预留3-6个月的日常生活支出作为应急资金。
因为闲钱充裕,所以我们按最大的安全余量来储备,从闲钱中划出6个月的日常生活支出,大约存5万作为应急资金,存放于谱蓝活期宝中,随时可以取用。
王先生计划在5年内置换新车,目前暂定预留15万作为新车置换费。
建议存放于3-5年期的银行定存或国债,强制储蓄且收益稳健,到期即可取出。
解决完短期和中期的财务目标后,还剩30万闲置资金。
王先生计划为孩子准备一笔留学资金,孩子目前6岁,上小学一年级,到大学毕业预计需要15年左右时间。
15年及以上确定的财务目标需要进行长期规划,结合王先生稳健又想博取高收益的投资偏好,我们为其制定了以下储蓄方案:
我们建议王先生通过定期投入的方式做全球资产配置,100%参与标普500指数成长。
王先生每年存入2万元(相当于每月1667元),坚持存入15年,满15年即可取出。
这个计划提供保证收益,15年计划保证收益为140%,折合复利4.1%,这部分收益是写入合同的;
按王先生的储蓄计划,到第15年孩子本科毕业要留学深造,此时账户价值达到419946万元,届时可以一次性取出作为教育资金。
当然,这笔钱没有限定用途。到时候如果计划有变,也可以用来给孩子做创业资金、或者给自己做养老本等等。
而且,4.1%只是写进合同的保底收益,实际收益会跟着指数成长,有机会博取更高收益。
比如15年到期后,如果标普500指数上涨情况良好,达到年复利5%,那么就按5%增值取出;涨幅达到年复利7%,就按7%增值取出。
回顾标普500历年的实际投资回报率,还是很可观的。
任何一年开始投资标普500指数15年,几乎都能取得正收益;
只有1959-1974、1993-2008这两个“15年定投”最终取得负收益(前者由于1973-1974年经济危机,后者由于2008年次贷危机);
投资十五年,总收益普遍在10%-300%不等,部分行情特别好的时候,总收益甚至达到了400%-800%。
如果总收益达到160%,折合年复利就是5.7%;
所以,王先生这笔30万元储蓄,15年到期后,无论市场行情好坏,至少能拿到近42万元本息(保底收益4.1%),大概率能够拿到50-60万本息,上不封顶。
不过要注意,这是长期储蓄计划,而且是参与指数成长的,指数存在波动风险,所以必须要拉长周期来平滑波动!
任何长期储蓄计划,都是需要用时间来换取收益空间的。
如果储蓄期间暂停或减少存入、或部分取出,将会影响整个储蓄计划的增值效益,所以为了避免亏损,大家切记一定要用长时间内不会动用的闲置资金来做长期规划!
每个人或家庭的财务状况和理财需求不同,因此上述方案仅作参考,不做产品推荐。
但无论选择什么理财工具,大前提都一样,要先梳理清楚自身的财务状况和理财需求,做好整体规划再下手。
原创文章,作者:谱蓝保-敏敏,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pulanbx.com/bxzs/lczs/2069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