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社保利息,出炉了!
有位上海的朋友晒出了养老保险个账记录,到手利息4267元,利率约2.62%。

(图源:小红书)
2.62%,这个数据实在让人心惊。
要知道,过去的记账利率可是动辄6%以上,现在可真是“大跳水”了。
这也意味着,我们的养老钱又要缩水了,赶紧来看看是什么情况。
1
社保利息怎么缩水了?
很多人都不知道,我们每月交的养老保险是有利息的。
个人缴纳的部分进入个人账户后,每年会按照一定利率复利增值,等我们退休时作为养老金发放(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
这个利率官方称为「记账利率」,是全国统一的。按规定每年6月公布,不过有些地方比较早,像上海、杭州等地现在就能查到了。

(图源:人社部)
回看过去几年的记账利率,巅峰时期可以达到惊人的7%、8%以上,远超市场上众多理财产品。
但自2021年开始,记账利率开始走低。尤其前两年,跌到3.97%、2.62%,可谓是断崖式下跌。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首先是经济增速放缓,投资市场不景气,导致养老保险投资收益变低。
根据《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养老基金限于境内投资,投资范围包括银行存款、债券、基金、股票等。
但近几年,这些投资品类的表现大家有目共睹,股票、基金跌跌不休,存款、债券利率走低,所以连带着养老保险的投资收益也变低了。

(数据来源:《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受托运营年度报告》)
其次是我国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加大了社保养老金的支付压力。
我国养老金是现收现付制,也就是用年轻人交的钱去支付退休老人的养老金。
但随着少子化、老龄化趋势的加深,交养老保险的年轻人越来越少,领养老金的老年人却越来越多,养老基金的支付压力可想而知。
据社科院发布的《中国养老金精算报告2019—2050》,预测到2035年养老金将会面临枯竭。
国家为了保证养老制度的可持续性,采取了很多措施,包括财政补贴、统筹调剂、延迟退休、延长养老保险最低缴费年限等等。
降低记账利率,同样是应对措施之一。过高的利率可能会透支养老基金的支付能力,所以适度下调也是为了确保制度的长期稳定。
总而言之,养老保险的记账利率下滑已是不争的事实。
未来如果经济环境还是现在这般,人口形势也没有逆转的话,大概率还会继续走低,大家要做好心理准备。
2
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社保利息缩水,意味着我们的养老金增值速度变慢,那么到时候退休到手的钱也会变少。
但事实上,我们现在的养老金水平本来就不算高了。
据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所说,目前我国的职工养老保险替代率约为40%。也就是退休前月入1万,退休后每月只能拿到4千的养老金。

(图源:经济观察网)
而根据世界银行建议,养老金替代率在70%以上,才能保证退休后生活水平保持不变。
显然,现在我们的养老金替代率已经低于国际标准。
如果社保利息继续缩水,未来我们这一代的养老金水平,可能还不如现在的退休老人。
试想一下,平时月入1万,退休后只能领2千、3千的养老金,这种落差有多少人能接受?更别说,很多人月收入都不到1万…..
所以按目前的形势来看,光靠社保养老已经不现实了,我们个人也得想想办法。
3
社保之外,怎么存更多的养老钱?
我国的养老保障体系,有三大支柱:
第一支柱是社保养老金,属于兜底保障,能交的尽量坚持交;
第二支柱是职业养老金,包括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通常只有体制内的职工才有;
第三支柱是个人养老金,去年刚全国推广的个人养老金制度,还有常见的商业养老保险等都属于这类,适合所有人配置。
比如个人养老金:
每年最高可以存入1.2万元,既可以用于储蓄也可以用于购买理财产品,包括存款、养老理财、养老保险、指数基金等,大家可根据风险偏好选择合适的产品;
同时还有国家税优政策支持,税率在10%及以上的朋友能够享受到较大的节税优惠。
又比如商业养老保险:
前期一次性或每年往里投入一笔钱,这笔钱随着时间的增长而复利增值,到时候就可以取钱出来养老了。
年金险:现在投入资金,到了约定时间,保险公司按月给付年金,可以享受源源不断的现金流收入;
增额寿:过了封闭期(一般是3年或5年),可以减保取现,更加灵活,提高养老品质就靠它。
另外,规划年限较长且风险承受能力较高的,还可以考虑通过配置一些风格偏积极的产品。比如全球化的基金组合配置,用来提高养老储蓄的整体收益,对抗通货膨胀。
亲爱的用户,别再为保险规划烦恼啦!点击下方图片,立即解锁价值800元的超值福利!资深规划师1对1免费咨询,专属方案量身定制,现有保单深度分析,投保全程免费协助,理赔无忧终身守护。抓住这次机会,为您和家人打造完美保障,让未来稳稳的!立即点击下方报名入口,开启专属保障规划之旅,买保险不掉坑!
原创文章,作者:谱蓝保-敏敏,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pulanbx.com/bxzs/shebao/206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