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蓝君经常说到,影响理赔的只有两个方面,一则健康告知是否诚实,二则是否符合理赔条件。只要符合这两个条件,合同上白纸黑字写着,保险公司没有任何理由拒绝理赔。
很多朋友就会问了:“健康告知有时候问的问题很细,有些病史比较久远了自己都想不起来,保险公司怎么知道我有没有如实告知呢?是以什么为准去判断的呢?”
答案就是我们的病历。是否如实健康告知是以实际医疗记录来判断的,只要有医疗记录,保险公司就可以凭此做出理赔决定。
所以今天,谱蓝君就来给大家好好说说,这平时不起眼的病历记录,会如何影响理赔?我们平时就医要注意什么?
主要内容如下:
- 什么情况下,保险公司会核查病历记录?
- 哪些记录会影响理赔?
- 记录病历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 谱蓝君总结
如果出险产品本身保障责任简单,或者金额小,保险公司都会很快对案件作出审核并赔付;
但也有些特殊情况,保险公司在接到报案后需要对案件进行详细的审核,也是为了防止“骗保”的事件发生。
1、等待期过后不久出险
大多数的保险规定,如果在等待期内出险,都会退还已交保费或现金价值,合同终止,少数可责任除外继续承保。
如果在等待期一过就出险了,出于风险控制的考虑,保险公司需要查实被保人是否有带病投保的嫌疑,所以会花一定的时间调查清楚。
2、理赔金额过高
一般情况下,小额保单出险,几乎都是秒到账的。去年各大保险公司的理赔年报中,小额案件理赔最快的平均只需0.28天。
如果是金额较高的保单,保险公司会谨慎得多,除了会调查病历记录,也有可能会核实财务情况。
打个比方,某人年收入明明都不到10万,也没有什么沉重的家庭经济责任,结果买了300万寿险,而且投保一年后就身故了,保险公司就会怀疑ta是不是有骗保嫌疑了。
3、短时间内投保多份保单
这一点和第2点有点相似,如果一下子买了很多份寿险、重疾险之类的,保险公司会怀疑你的投保动机。
保险公司之所以会调查得那么仔细,也是因为他们承担的风险比较大。虽然每人几十、一百万的理赔金,对于财力雄厚的保险公司来说不是沉重的负担,但如果每份保单都随意地理赔出去,就会影响到保司的利益和偿付能力了,这也违背了保险的本质和初衷。
所以保险公司对大额、特殊案件谨慎处理,也是对我们每个消费者负责。
出险后,保险公司都会调查哪些记录呢?像我们比较常见的社保卡记录,包括看病、买药等,还有单位体检等等。
《病例管理制度》规定,第十二条医疗机构应当受理下列人员和机构或者复印病历资料的申请:
1、患者本人或者其代理人
2、死亡患者近亲属或其代理人
3、保险机构
而且,在申请理赔的时候会需要填写《理赔申请书》,上面也有相关内容。

所以在投保前,一定要做好健康告知,不要有侥幸心理。
1、社保就医记录
现在看病比以前方便很多。以前看病的病历都是医生手写的,不好保存,容易损坏、遗失,现在用的都是电子病历,保存时限长、调用方便,再也不用担心不记得自己的病历记录了。
《电子病历应用管理规范(试行)》规定,
第十九条 “门(急)诊电子病历有医疗机构保管的,保存时间自管着最后一次就诊之日起不少于15年;住院电子病历保存自患者最后一次出院之日起不少于30年。”
也就是说,如果住院了,至少会保留30年。
社保上的就医记录非常详细,包括日期、地点、病症、用药等等都会记录在案。
所以,切记切记,医保卡谨慎外借!如果你的医保卡借给亲戚朋友买药,特别是长期慢性病药品,比如降血压的药,即使你的就医记录里没有,保险公司也有理由怀疑你有高血压。
2、医院就医、体检记录
除了社保记录,我们在医院就医、体检的记录都是在保险公司的调查范围内。
很多人都有定期体检的习惯,来确认自己的身体情况。有时候觉得哪里不舒服,也会做专项检查,这些检查的结果都是会被保存下来的。
除了在医院做的检查,在体检机构做的体检也会被保险公司调查的,甚至现在有很多保险公司都有和体检机构合作。
3、同业理赔记录
第三种是在申请过理赔的前提下,我们在别的保险公司的投保记录,包括健康告知情况、理赔申请记录都是可以被查看的。
保险公司需要对本次的理赔作风险排除,需要核实与之前的理赔没有联系。如果确认是有连带关系的话,就有可能会遭到拒赔。
除了前面提到的三点,保险公司还有可能会直接面访、咨询政府医疗机构,甚至委托第三方调查机构查询,全方面对你进行调查。所以,谱蓝君再啰嗦一句,一定做好健康告知。
病历在理赔时候的地位那可是非常高的,不容小觑,平时去看病的时候也需要注意医生的描述,万一不小心“踩雷”了,要修改也是件麻烦事。
我们来看看,在记录病历的时候,需要注意些什么地方吧~
1、投保后去看医生,在非必要的情况下,不要随便写下先天的、多年之前的、旧病复发等等字眼,但是如果已经向保险公司告知了就没关系;
2、是意外造成医疗事故的就写明是意外造成的,明确事故性质;
3、投保后要记得去符合产品赔付规定的医院就诊,大部分的产品都要求二级或二级以上的公立医院;
4、不要外借医保卡,即使是买药也会留下记录;
如果病历写错了怎么办?原则上是不允许修改的,除非是有特殊情况。
《关于印发电子病历应用管理规范(试行)的通知》规定:
第十七条 “电子病历应当设置归档状态,医疗机构应当按照病历管理相关规定,在患者门(急)诊就诊结束或出院后,适时将电子病历转为归档状态。电子病历归档后原则上不得修改,特殊情况下确需修改的,经医疗机构医务部门批准后进行修改并保留修改痕迹。”
如果需要修改病历几率,需要得到相关部门批准之后才可以,而且也会留下记录,作为凭证。
得到批准后,可以找主治医生修改,姓名、错别字,特别是患病时间,大家要看清楚,以免以后发生理赔纠纷。
病历记录就像我们的征信记录一样,在某些情况下还能作为一份法律文件,一定要认真对待。
有很多朋友在投保的时候都对健康告知犯愁,很多平时不太严重的问题,自己都不记得了,但却有可能成为投保的绊脚石,所以,这需要有专业的人员来协助我们,正确得判断是否触碰到健康告知,规范投保,降低理赔失败的几率。
想了解更多,或有保障规划需求的朋友,点击下方图片,免费报名咨询,会有专业理财师为您耐心讲解,协助规范投保并提供周全的后续理赔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谱蓝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pulanbx.com/fkzn/282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