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疾险马上停售,现在不买亏十几万!”去年初朋友圈刷屏的催促,让不少人手忙脚乱投保。如今尘埃落定,2020版重疾新定义已全面实施,这场13年来最大调整,到底动了谁的奶酪?
划重点:甲状腺癌不再全赔!新规把甲状腺癌按轻重程度分级:TNM分期I期及以下的按轻症赔(≤30%保额),I期以上按重疾赔100%。以前花3万治病能拿50万理赔的“喜癌”福利,彻底终结。
一、疾病定义四大变化,有人欢喜有人愁
- 病种扩容但赔付分化
重疾从25种增至28种,新增严重慢性呼吸衰竭、严重克罗恩病、严重溃疡性结肠炎。轻症首次纳入规范,但3种高发轻症(轻度恶性肿瘤、较轻心梗、轻度脑中风)赔付封顶30%,比旧产品45%-55%的比例缩水近半。 - 甲状腺癌的冰火两重天
年轻女性要特别注意!甲状腺癌在女性理赔占比高达37%。新规后I期患者50万保额最多赔15万,而旧产品仍可赔50万。精算师直言:“这堵住了通过甲状腺癌获利的渠道”。 - 心脑血管疾病理赔松绑
微创手术患者终于不吃亏了!冠状动脉搭桥术、心脏瓣膜手术等取消“开胸”要求,切开心包、切开心脏即可理赔。心肌梗死判定标准也更清晰,减少“医生诊断了,保险公司却不认”的纠纷。 - 原位癌彻底消失?误会!
新定义把原位癌踢出轻度恶性肿瘤范围,但保险公司仍可自主增加保障。目前多数新产品仍保原位癌,只是列为独立轻症,投保时擦亮眼就行。
二、价格真的会降吗?精算师说实话了!
“甲状腺癌降赔付了,保费该便宜吧?”想简单了!
- 理论降价空间≠实际降价:虽然新版重疾表发生率下降,但保险公司定价还看市场竞争、利润策略。精算师徐昱琛坦言:“大幅降价可能性不大”。
- 女性保费可能反升:核保专家王烨算过账:20-45岁女性理赔率高,即使甲状腺癌降赔付,叠加其他风险后价格基本扯平。
- 监管已出手防炒作:银保监会明令禁止借新老定义切换销售误导,那些喊“涨价10%”的营销话术,该醒醒了!
三、新旧保单理赔实测!一招解锁“两头占优”
手里有旧保单的朋友放心:确诊按投保时的定义赔!
- 旧产品甲状腺癌I期?照样100%赔。
- 新产品微创心脏手术?免开胸也能赔。
更绝的是“择优理赔”策略:旧保单患者做冠状动脉搭桥术,若新定义更宽松(无需开胸),可按新标准索赔!已有20余家险企官宣支持,没官宣的也能靠《健康保险管理办法》第23条争取。
案例:王先生2019年买旧重疾险,2023年做微创冠脉手术。旧定义要求开胸,新定义仅需切开心包。他援引监管规定主张赔付,最终获赔50万。
四、该抢旧款还是等新品?对号入座这样选
这三类人捡漏旧产品更划算:
- 甲状腺结节年轻女性(I期癌全赔优势大)
- 看重轻症赔付比例(旧款45% vs 新款30%)
- 需多次赔付(旧产品轻症理赔后重疾保额不变)
等新品更受益的人群:
- 家族心脑血管病史者(理赔门槛降低)
- 关注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等新增重疾者
- 男性投保人(心血管定义放宽利好高发疾病)
保险顾问直言:“男性高发心血管病,新定义把急性心梗判定标准细化,理赔更友好”。
说点真心话:保障比时机更重要
作为在保险行业摸爬滚打十年的老编辑,我见过太多人纠结“等新品还是抢旧款”。但比选择时机更重要的,是尽早拥有保障!重疾险等待期通常90-180天,等来新产品,也可能等来体检异常。
新规的底层逻辑是让保障更公平科学。甲状腺癌分级赔付虽削弱了“薅羊毛”机会,却让真正重病患者获得更可持续的互助资金;心脑血管手术的与时俱进,则体现了医学与保险的共进。
记住这个公式:基础保障(旧款)+ 加保补缺(新款)≈ 最优解。买保险不是炒股,无需all in,合适就“上车”!
一位核保专家的忠告:“配齐了安全垫,探索健康管理才从容”。
亲爱的用户,别再为保险规划烦恼啦!点击下方图片,立即解锁价值800元的超值福利!资深规划师1对1免费咨询,专属方案量身定制,现有保单深度分析,投保全程免费协助,理赔无忧终身守护。抓住这次机会,为您和家人打造完美保障,让未来稳稳的!立即点击下方报名入口,开启专属保障规划之旅,买保险不掉坑!
原创文章,作者:谱蓝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pulanbx.com/bxzs/2149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