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文前的那幅漫画,家庭支柱拖着沉重的车子前行,车子代表的就是我们的生活目标,前行的路线是越来越高的,代表我们的生活水平也会越来越高。
当受到外来风险突发性的袭击,负重前行的人倒下了。不但整个家庭的生活水平不能再上升,还会顺着极陡的坡度急剧下滑,为了防止整个家庭的生活水平不下滑,整个家庭基本的理财需求能够得到满足,才会需要购置相应的保障。
这两年,有大量爸爸妈妈向谱蓝君咨询孩子保险的问题,这一点让人出乎意料。看来由于大量的保险代理人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推广保险理念,使得大部分的年轻父母初具保险意识。
此前,谱蓝君也写过关于很多家庭保障规划方面的文章,但没有一篇文章是完整论述整个家庭保障路线图的。
由于社会经济的变化,保险业这两年也经历了剧烈的变化,尤其是互联网保险的发展,改变了行业生态。
因此,今天重新整理了此前的观点,给大家作参考。
主要内容如下:
- 构建家庭保障规划的三大误区
- 家庭成员应该如何买保险
- 谱蓝君总结
从大家的提问和交流中,我也发现存在不少误区:
误区一:关注产品多于需求
很多朋友总希望快速得到答案,如应该怎么购买产品,自己购买的产品或者代理人推荐的产品好不好?有的则更加直接:谱蓝君你文中所提的产品是哪个保险公司的?
谱蓝君理解大家的心情,也愿意帮助大家去分析已有的保单。
但是,如果不了解你的财务状况、生活负担,对未来的追求,没有这些基本情况,我如何确保开出的“药方”是适合你的呢?
举个例子,作为所有保障的基础,每个家庭都应购买的家庭支柱的人寿保障(即寿险,因任何原因离世都能获得理赔)应该如何确定保额呢?
我需要了解你家庭的负债情况、未来家庭孩子的教育期许、家庭刚性生活费的支出。
其原因是,保险是理财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了保证理财目标(退休、孩子教育、日常生活、旅游等等)一定能够实现。
作为家庭支柱,当你的收入能力永久消失时,有哪些目标是需要你持续考虑的呢?
未来孩子的教育不能受影响;
欠银行的房贷车贷,要如数偿还;
家庭的日常支出,要维持现有生活质量;
双方父母的日后赡养;
……
这些不都是我们家庭支柱的责任吗?
如果这些需求都没有量化,我又如何给你直接指定产品呢?
客户为什么会关注产品多于关注需求?
谱蓝君接触过保险公司的精算、培训、销售管理等多个部门业务后,深深感觉到保险行业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因为保险行业的培训系统为提高销售业绩,往往是以产品为导向,常常将产品包装成不同的套餐,直接下达任务,强化销售话术。强调多年的需求导向往往只是“传说”,或者只存在于极少数的优秀代理人身上。
现在的家庭,只要一买房,谁家的负债不是几十万,乃至上百万?但是我看到大家发给我的家庭支柱保单,保额一般都是10万至20万元之间。
这能解决家庭的什么问题呢?只能说“聊胜于无”(其实危害更大,这些家庭往往以为自己买保险了,可以高枕无忧了。)
所以,大家每次问自己这份保险买得怎么样时,谱蓝君真是无从答起。
只能说:你买的不是保险,只是一个“心理安慰”。
误区二:关注孩子多于家庭支柱
这是为人父母的一个普遍现象:没孩子之前,享受当下,想不起保险;有了孩子之后,只想到孩子,又忘记了自己。
究其原因,当然还是保险公司产品导向的问题。
保险公司吃死了“育儿“这张牌,推出各种各样的针对孩子的保险套餐,满足了父母“给予”的欲望,比如打着“教育金险”名义的保险,远远解决不了教育的需求。
当然,还有客户的原因。
大家忘记了一个简单的事实:孩子生病了,如果父母的收入较高,即使不买保险,也不见得是”灭顶之灾“;可是如果家庭支柱的收入永久中断,则万事休已,别说孩子的保费,就是孩子的教育费用、生活费可能都交不起了。
大家可以想想,应当首先考虑谁的保险呢?
误区三:说到财务分析就退避
买保险是消费行为,家庭财务分析是自我剖析。
有的朋友敢于消费,却不敢面对自己。理由很多:钱少、家庭资产单一、隐私等等。
根本原因:大家还是不清楚,理财的第一步是明确需求,是诊断家庭财务“健康与否”,而非“开药”。
市场上大量的声音都是让你“有保险意识”,“要买保险”,然后直接销售保险产品。
这中间其实存在一个巨大的“逻辑空档”:为什么要买保险?买保险是为了解决什么需求?如何了解客户的需求,真正帮客户解决问题?
需求了解清楚了,才能推荐相应的产品。所有的这些问题,都需要耐心及专业知识,不是几句简单的话术。
比如刚才所说的“家庭保障之母”:家庭支柱的寿险保障。
除了了解刚才谈到的负债、教育需求、日常刚性支出之外,还要了解目前已经积累的流动资产,这是保额的一个扣减项。扣减之后的家庭责任还要按夫妻双方的收入占比,进行分摊,才能分别确定保障的需求。
仅仅是确定一个寿险保额,就要了解这么多的资料。
如果你不敢面对自己,详实地提供家庭财务状况,上来直接就询问产品,就好像去医院,不让问诊,直接就叫医生:“别废话!给我开药吧!”这合理吗?
我们总是在抱怨,医生给病人的时间太少了,为什么在面对理财师时,你又这么着急?
刚刚咱们已经说过了,作为家庭主要经济支柱,成人保险应该优先于孩子。
毕竟,如果家庭经济支柱不倒,孩子的健康还有成人的收入作为最后一道保障防线。如果家庭的经济支柱垮了,只能依靠外界的力量了。
所以,家庭支柱购置保险,才是家庭保障中第一道的保障防线。
1、家庭支柱的寿险保额
家庭支柱购买的第一份保险应该是什么保险?应该是狭义的寿险(因任何原因的离世就能获得理赔的保险)。
为什么要给家庭支柱买保险,不是因为容易出险,而是因为他一旦离世,对家庭财务影响很大——家庭收入会永久性中断,导致家庭财务瞬间坍塌。
如何计算这张寿险的保额?
首先我们想想什么是“家庭支柱”,家庭支柱就是,他挣的钱,不光自己花,别人还得花,而且别人花的比例还比较高。
往往这些必须给别人花的钱,就是家庭支柱身上必须承担的责任和梦想。所以,所谓买保障,就是要保你身上的责任和梦想。
举个例子,一个月挣两万块钱的网站开发人员,太太在家全职,他一个月收入主要花在哪儿?
自己最多花三四千元,其他都花在哪儿呢?5000块还贷款,孩子生活和教育花3000元,家用花5000元。最后剩下3000块存起来,存起来为了啥?可能给孩子将来上大学用,也可能是自己和太太养老用。
现在问题来了,如果这两万块,因为某些疾病或意外的原因,这20000块拿不回来了,自己那三四千元可以不花,可是孩子生活和教育、家用还是要花的,房货也是要还的,孩子将来上大学的钱和太太未来养老的钱,也是要准备的。
当然,我们不是要强迫大家都去承担以上所有的责任,但你想承担多少?就是我们在计算保额时需要考虑的。
如果你都想承担,我们计算家庭支柱寿险保额时,就应该考虑这些因素:
- 欠银行多少钱(贷款余额)
- 孩子未来的教育金估算
- 约5年的家庭支出(你也可以预算到孩子独立那一年)
- 太太未来养老的钱(这就看你自己想承担多少年了)
这就是家庭支柱身上的收入责任,也等于寿险保额。
家庭支柱可能不是一个人,如果夫妻双方都工作,以上寿险保额要按两人的寿险比例进行分摊。
2、家庭成员的重疾险
家长经济支柱,最不容易面对的风险就是:如果我得了重疾,我不但不能给家庭带来收入,还要源源不断地从家里拿钱治病。
重疾险一般有两类,一类是定期返还型,另一类是消费型,但都不是以报销的形式存在的,而是以罹患疾病,获得理赔的的形式存在的(治不治都可以拿到这笔钱)。
应该买多少额度合适?
对于家庭支柱而言,应该是重疾治疗费,加上自己三年的年收入;如果是非家庭支柱,治疗费用还是会影响家庭财务,但在预算保额时,就不用加上三年的年收入了。
中国目前的重疾治疗费用约为50万元,如果有医保的话可以酌情扣减。
为什么要加3年年收入,如果治不好就算了,如果是漫长的治疗过程,反而麻烦了,没有收入能力,还得花钱,所以起码要将三年年收入预算进去。
从节约预算的角度考虑,谱蓝君一再推崇的购买保障的原则是,保障充足,性价比高。从这个角度,我们认为应该以消费型保险作为家庭保障计划的首选,除非你的预算非常充足。
消费型重疾险也有其局限。消费型保险往往有固定的保障年期,过了保障年期后,我们就不再拥有重疾保障了。
届时我们面临的问题可能是,年龄大了,重疾可能性更高,而保险公司却不愿意承保了。这种情况下,如果买消费型保险,就显得好像年轻时购置的保障浪费了。
所以在这里向大家强烈建议,应该买短期或定期缴费,终身消费的重疾型保险(界于定期返还型与消费型之间),如果负担不起的话,可以与定期消费型相结合。这可能是最为全面的保险购置计划。
3、家庭成员的医疗险
重疾对家庭财务影响最大,而发生概率相对低;门诊医疗是发生概率最高,但对家庭财务影响相对小。
界于中间的,就是住院医疗,发生概率不算太高,但随着医疗成本的上升,对家庭财务的影响越来越大。
所谓住院医疗保险,指以住院发生的费用为补偿对象的保险产品。
根据产品不同,覆盖的费用包括以下费用的全部或者部分:如住院床位费、住院的医药费、手术相关费用、医生会诊费、巡房费、ICU费用等等。发生住院的原因,既包括疾病也包括意外。
住院医疗保险,随着年龄的增长,费率会有变化。孩子贵,年轻的成人最便宜,随着年龄增长,又越来越贵。
挑选医疗保险要注意的问题:
(1)治疗用药范围(包括器械、治疗方法)是否有限制。购买商业保险一定要覆盖社保用药名录之外的治疗费用,否则就起不到补充社保不足的作用。
(2)是否保证续保。
住院医疗险都是交一年,保一年的,最亏的就是缴了很多年的钱都没有生病,等到开始生病了,结果保不了几年,你交钱保险公司都不让你续保了。
所以购买时要注意看条款:什么时候情况下保险公司不续保。
以谱蓝君的经验,国内的住院医疗保险,普遍是5-6年保证续保。当然,能找到终身保证续保的住院险,才能真正起到保障作用。
(3)报销比例和免赔额。
现在的医疗险,一年的报销额度动辄百万以上,绝对够花了,没必要追求保额的绝对值。
反而应该要看报销比例和免赔额,最好是:不限社保100%报销,没有免赔额。
补充一点:住院险与重疾险是不矛盾的,真的患了重疾,重疾险是一次性给你应急资金,不会因为突如其来的住院押金、治疗费用弄得措手不及;另外住院险还可以解决住院费用的问题。这样,家庭财务就不会因为某一个成员患重疾而遭受巨大的影响。
4、家庭成员的意外险和旅游险
这些险都很便宜,建议成年人匹配自己的寿险保额的1—3倍的意外险;孩子的意外险,身故保额有一定限制,应该更注重意外医疗的保障。
家庭购置保险的路线图:
- 家庭支柱的人寿保障(定期或终身寿险)
- 全家人的重大疾病保障
- 全家人的非重疾医疗保障(住院险)
- 日常生活中的意外及旅游平安险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孩子和家庭保险的内容,不妨来听听专业人士的建议。点击下方图片免费报名,专业的理财师会帮你做个家庭保障规划,根据你自身的实际情况,做出保障充足、性价比高的保障方案。
原创文章,作者:谱蓝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pulanbx.com/bxzs/21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