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谱蓝君分享了一个理赔案例:一位客户因在私立医院诊治,不符合医疗险规定的医院范围,而被保险公司拒赔。
在此提醒手头上有保险的朋友,去医院看病一定要注意保险合同规定的医院范围。
一般保险公司都会要求被保人必须在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普通部诊治,在公立医院特需部/VIP部/国际部、私立医院诊治的不赔(中高端保险除外)。
但还有一些特殊情况,即便你去的医院属于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保险公司也不赔,因为这些医院被保险公司拉黑了!
这是怎么回事呢?赶紧来了解一下吧。
主要内容如下:
- 为什么保险公司要拉黑医院?
- 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 谱蓝君总结
通常在意外险或小额医疗险的【投保须知】或【特别约定】里,我们会看到这样的规定:


这项规定主要针对的是“意外医疗”和“意外住院津贴”责任,只要在以上医院诊治的,保险公司一律不报销医疗费用,也不赔付住院津贴。
常驻在这些地方的朋友可能有点懵了,难道保险公司搞“地域黑”?
其实不是的,有句话是这么说的:“每一项看似不合理的规定,背后可能发生过更离谱的故事”。
保险公司会有这样的规定,背后确实有故事:这些医院都曾发生过严重的群体性骗保事件。
以最出名的平谷区事件为例,2010年北京平谷区93名参保人骗保,被人社部列入审查黑名单。

这些人能把坏心思用到社保上去,难免也会打起商业保险的主意。
因为意外险和小额医疗险的赔付金额较小,保险公司理赔审核相对宽松,往往只需被保人在线上传资料,审核通过后,赔付金在3天内可立马到账,因此这些人就想尽办法钻这个空子。
曾有网友分享:
因平谷区位于北京偏远郊区,床位资源充足,当地有些人会故意投保带有住院津贴的保险,然后找理由住院治疗,小病大养,以此“躺赚”津贴。
业内人士也曾接受采访指出:
当地有些医院会帮患者修改病历,比如患者在投保前已生病,医院却帮其病历造假,修改病历上的生病时间,以此申请理赔。

当然保险公司也不傻,如果某地或某医院出现聚集性理赔案件,肯定要仔细调查一番,这些人的骗保行为自然被抓包了。
但我国幅员辽阔,骗保事件时有发生,要是每次都调查的话,保险公司会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保险公司思来想去,干脆一刀切,直接把这些存在骗保风险的医院或地区全部拉黑!
近年来,保险公司的黑名单越拉越长。
2020年,证券时报记者统计了近百份人身险保单,做了一张“拒保地图”。

有的是整区所有医院被拉黑,比如北京平谷区、密云区、怀柔区所有医院;
有的是单独点名某家医院,比如四川内江市中医医院、雅安市第二人民医院等。
但需注意的是,不同保险产品除外的医院不同,具体还是得看产品的条款规定。
可能很多人会觉得,这种规定对当地居民太不公平了,家门口的医院都赔不了,这不是为难人吗?
但其实我们仔细想想,骗保属于违法行为,性质恶劣,如果不采取一些措施,愈演愈烈,对咱们消费者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
保险公司理赔成本高了,可能会从别的地方增加资金收入,比如提高产品费率,那我们买保险就更贵了;
而且保险金本该是患者的看病钱、救命钱,如果被非法份子占了,最终利益受损的还是咱们老实本分的消费者。
所以保险公司拉黑涉事医院这一无奈之举,对公司和大多数消费者来说可以算是好事,能够保障双方利益。
那么常居在这些地区的消费者怎么办?有什么办法可以避免就医被拒赔呢?给大家几点建议:
投保前,先确定该产品是否设有黑名单,当地医院是否被除外。
市面上同类保险产品众多,大家可以多家对比,尽量选择没有设黑名单,或没有拉黑当地医院的产品,这样便后顾无忧了。
投保后,发现当地医院被拉黑的,就医时尽量避开黑名单上的医院。
当然,如果是紧急情况下需要就近就医的,那么就不受这条规定限制;一般只要能够提供急诊证明等资料,都能正常赔付,这点大可放心。

不过谱蓝君建议这种情况最好及时报案,与保险公司沟通,有些保险公司会要求被保人病情好转后转到规定的医院诊治,以保险公司要求为准。
总而言之,大家在买保险时,一定要清楚产品的保障责任和除外责任,这部分内容决定了你买的这份保险“什么情况下能赔、什么情况下不赔”。
同时,也不要忽略一些比较细节的规定,比如指定的医院范围。
多数产品的条款只会写明“二级或二级以上的公立医院”,要看产品是否有设置医院黑名单,需要看投保页面的【投保须知】或【特别约定】。


只有把这些关键信息都摸透了,到时候如果真的出险了,才能更顺利地理赔。
当然了,保险产品众多,信息复杂,还是建议大家在专业人士的协助下进行规划。
因为咱们一般都是就近就医,大家可以把自己的常住地告诉理财师,让理财师帮你挑选出合适的产品。
想配置保险、做保障规划的朋友,可以点击下方图片,免费报名,会有专业理财师为您耐心讲解,匹配合适的产品并协助规范投保,提供后续理赔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谱蓝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pulanbx.com/bxzs/816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