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次监管部门对惠民保下文,还得追溯到2021年惠民保“野蛮生长”的时候。
当时主要是对保险公司提出要求,包括合规经营、加强管理、加大监管力度等。
随着惠民保产品的发展,这几年逐渐出现了新的问题,比如保障没有与时俱进、健康人群续保意愿不强等等。
这次的新规就是专门针对这些问题而来。

1
新规说了啥?
新规的核心是推动惠民保高质量发展,说白了就是专门给产品“立规矩”,让惠民保更加可持续发展下去。
下面给大家划划重点:
1、产品定位方面
要求保险公司围绕地域性医疗保障需求,优化产品供给。
近两年的医保DRG改革和药品集采,导致创新药越来越难在医院买到。对此,新规明确提到:
要及时将医疗新技术、新药品、新器械应用纳入责任范围,以满足大家对医保外创新药的保障需求。

而且根据消息,目前医保局正在拟定的第一版医保丙类目录,届时也会先应用于惠民保。

(图源:中国青年报)
2、产品定价方面
惠民保最大的优势是投保门槛低,不限年龄、职业、身体情况等。
这种普惠性质容易造成“逆选择”,也就是身体健康异常或老年群体的参保积极性更高,但身强力壮的年轻人参保积极性就很低。
从而引发“死亡螺旋”风险:患病人群多,赔付风险升高,产品涨价,导致参保的健康群体进一步减少,最终产品难以持续运营。
对此,新规要求保险公司强化产品管理,规范精准定价:
一是合理拟定保险责任、责任免除等重要条款内容;根据疾病发生率、赔付率、费用率等历史数据,科学厘定费率;
二是基于不同群体的年龄、性别、健康状况等因素进行相应的责任分级或费率分组,实现差异化定价。

大多数惠民保不管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身体好还是不好,都是同样保障、统一保费。
往后“差异化定价”落地,健康群体可以享受到更优的待遇,比如报销比例更高、免赔额更低,或者保费更便宜,以此提高健康人群的参保意愿。
3、市场竞争方面
近些年有不少保险公司为抢占市场,恶意“卷”低价,看似为民谋福利,实则破坏市场秩序。
这次新规明令禁止保险公司搞低价无序“内卷式”竞争,不得进行垄断性、排他性销售,要规范经营,这样才能保证惠民保长期稳定地运营下去。

2
还值不值得买?
如今很多城市都有自己专属的惠民保,有不少其实早已做到了新规提到的这些改进方向。
比如北京普惠健康保、上海沪惠保等,早就通过特药目录的形式将创新药纳入保障,还有提高健康人群的保障待遇,比如增加报销比例、降低免赔额等。

(图源:北京普惠健康保2025)

(图源:沪惠保2025)
未来在新规的引导下,肯定会有越来越多的惠民保产品跟上步伐,给大家提供更优质的保障。
但惠民保,本质还是带有惠民性质的医疗保障。虽然投保门槛低、价格也便宜,但保障方面的短板依旧存在:
-
免赔额较高
医保内外各有1-2万元的免赔额,而商业医疗险普遍只有1万的免赔额,不分医保内外,有些产品还可以选择0免赔。
-
报销比例偏低
报销比例只有40%-80%,而商业医疗险只要是合同约定的医疗费,超过免赔额的部分基本能100%报销。
-
特药种类较少
惠民保的特药数量较少,大多只有几十种;而商业医疗险的特药数量普遍高达上百种,有些产品还不限药械,直接突破目录限制。
-
续保条件差
惠民保基本都是一年期的,如果产品停售了,有可能出现今年买了明年买不了的情况。
据统计,截至2024年10月,全国共推出298款惠民保,但正常运营的惠民保只剩199款,也就是说有99款,将近三分之一的产品停售了。
而商业医疗险有很多保证续保的产品,一般医疗最长可以保证续保20年,防癌医疗甚至可以保证续保终身。
在保证续保期间,不论身体健康发生变化、理赔过或者产品停售,都可以继续享有保障,稳定性更强。
说到底,惠民保其实就是“低配版”的商业医疗险,最大的优势是不限年龄、职业以及既往症。
所以更适合因为年龄(高龄)、职业(高危职业)、身体健康问题买不了商业医疗险的朋友。
能买上商业医疗险的话,都建议配置保障更加优秀、续保稳定的百万医疗险。
3
说在最后
在新规的指导下,未来惠民保将越来越规范,保障也越来越好,朝着更加规范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对于年纪大、身体条件差等买不到商业保险的朋友来说,惠民保确实是一份不可多得的重要保障。
对于年轻且健康的朋友来说,建议还是优先配置商业保险,包括医疗险、重疾险等等,给自己构建更全面的保障。
亲爱的用户,别再为保险规划烦恼啦!点击下方图片,立即解锁价值800元的超值福利!资深规划师1对1免费咨询,专属方案量身定制,现有保单深度分析,投保全程免费协助,理赔无忧终身守护。抓住这次机会,为您和家人打造完美保障,让未来稳稳的!立即点击下方报名入口,开启专属保障规划之旅,买保险不掉坑!
原创文章,作者:谱蓝保-敏敏,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pulanbx.com/bxzs/bxnew/2173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