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本保息12%收益,天下掉馅饼?

保本保息12%收益,天下掉馅饼?插图1

现在的一个新兴的网上贷款平台“有利网”打出保本保息每年12%的广告,让广大投资者开始春心荡漾。昨天还有朋友问我,12%哦,还有担保,对理财行业是不是有冲击?做资产配置还有必要吗?

我要泼泼冷水,不要看到线上渠道看到新的概念就兴奋,我们先冷静下来,对这个平台做理智的分析。

这种平台是新的玩法吗?


这种贷款平台换汤不换药,无非就是把钱借给别人收息,是固定收益产品的一种,当息收到一定程度,自然风险也会提高。

线下评估线上筹资就靠谱?

有利网的CEO这样诠释自己的优势:为什么自己的网站不像其他的交易平台风险这么高?线下小额贷款公司已经审批的项目,放到线上投资。因为线下小额贷款公司已经有了初步的风险评估和担保公司的担保。

看似有道理,线上只是中介,我们从网上直接获知借钱主体到底有没有信用,线下的项目经过评估再放到网上,自然风险低一点。

可是,这里有一个假设:线下的小额贷款公司审批过的项目就是百分百没有风险的了,或者说,有担保公司担保的项目就是百分之百没有风险的了。所以12%是可以达成的。作为业内人士,这个逻辑我实在是不敢恭维。线下小额贷款公司的口碑如何,很多媒体已经报道过,无须我多说了。

银行去哪儿了?有好项目都不做?

且不说担保公司成了地下高利贷中介这一糗事,担保公司本来就是因为某些项目无法拿到银行贷款而催生的,通过担保公司提高了借贷主体的评级,可以进行贷款了。

即便这样,银行也要对这些贷款提坏账准备金的,连银行自己都不敢说,经过担保公司担保的贷款一定能收回本金,凭什么经过担保公司担保后,融资成本高达12%的项目,有人宣称能百分之百收回本金,你就相信吗?

网上的枪手都在鼓吹,因为这个网站有牛B的风险评估系统,线下的小额贷款公司能够找到好的贷款项目,这一点我并不否认,可是我们要记住一点:优质的项目永远是稀缺的。世界上真的存在这么多优质的、100%保本保息的项目,却无法获得银行贷款吗?轮到我们这些工薪阶层凑钱去给它融资,银行都是吃素的?

就算初始项目是优质的,当大量资金涌入时,如何保证优质项目持续存在?

回到刚才的逻辑,世界哪有这么多的好项目,全被你一间网站找到,而别人找不到?当大量资金涌来,你如何保证每个项目都那么好吗?这与金融学中的套利理论是相违背的。

大家资金都涌来的时候,好的项目就被吃尽了。新的资金进来时,回报率可能已经没这么高了,但大家对你的期许已经是保本保息12%,在这个时候为了经营下去,就不得不不实告知,最终的结果就是庞氏骗局。

 大家要现实一点,有12%的收益就要承受相应的风险。这是最靠谱也最实在的承诺。12%的收益,完全没有风险的项目,是天上的馅饼。连银行都不敢相信这样的馅饼,当你看到了,拿到了的时候,就马上要想想:天上的馅饼是不是意味着地上的陷阱?

不是有担保公司做担保吗?

有担保公司就可以保证12%没风险?滑天下之大稽。雷曼迷你债就是因为有雷曼兄弟的担保,雷曼兄弟都可以破产,更何况在中国已经臭名昭著的担保行业? 

如何清醒看待互联网金融

自从互联网金融成为热门话题后,P2P贷款网站作为互联网金融的一种形式,也开始进入我们的视野。这是一件好事。

其实P2P网站早四五年前在国外就出现了。有很多都是优秀的创业者创办的。这种网站的使命感,并不在于给投资者多高的投资回报,而在于帮助有创业梦想和贫困的人士,即使在贫困中,有good idea也能走上创业之路。

到了中国,P2P网站利用了中国投资者急功近利的心理,成为了给投资者提供银行不能企及的、高收益金融产品的金融服务行业。

我个人认为这是对P2P网站的误读。原因很简单,对投资者而言,如果只是追求高的贷款利率或投资回报,必定要承受高的风险。正如我前面所说,一个贷款项目,如果利率明显高于银行,而需要从民间融资,一定是银行评估过,无法贷款给它,才会出现的状况。有了高的贷款利率,必然有高的违约风险,这是天经地义的事。网站应该告知每一位投资者这一事实。而不是把自己包装成银行的替代物,保本保息还有12%的投资回报。

我不反对大家在P2P网站上放贷,但是这些网站的运营者,既然是本着互联网精神,更应该信息高度披露,不要误导投资者去相信天上的馅饼。这种承诺,极容易沦入庞氏骗局的圈钱游戏。中国的P2P网站就存在这种可能性。

作为一个新兴的创业行业,还是应该回到这个行业的本质。希望这个行业能够利用大家的慈悲心怀,在P2P网站上把闲散资金集中起来,给那些无法在银行融到资的创业者以支持。国内也开始有创业者在做众筹的项目。国外有的项目是专门给“走鬼”(摆地摊)融资的,我如果投资了这样的项目,就不会期许他一定还我钱,如果他还我钱,我会很高兴,这意味着我又救活了一个家庭。这同样的满足市场需求,同样的帮助中国经济发展,不要再用高收益去误导中国投资者本来就浮躁的心情了。

中国的监管机构应该对网站的这种误导以严格的打击。这些明显违背金融常识的宣传,怎么可以在互联网上大行其道?

但愿互联网金融带来的是一股新鲜的空气,而不是线下放高利贷的线上延伸。 

原创文章,作者:谱蓝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pulanbx.com/bxzs/lczs/18019.html

(0)
上一篇 2022年5月27日
下一篇 2022年5月27日

文章推荐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