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资产配置,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听起来这么高大上的东西,是有钱人的专属。普通人就这么一点积蓄,没有必要做资产配置。
但实际上,普通家庭才更需要做资产配置!普通家庭的家底不如富裕家庭丰厚,一有风吹草动,更容易受到毁灭式的打击。
其实目前我国很多家庭在资产管理上都存在不合理之处,毫不夸张的说,有近7成的家庭正在做“自杀式”的资产配置,却还浑然不知!
据广发银行和西南财经大学联合发布的《2018中国城市家庭财富健康报告》,
家庭财富健康状况属于“非常健康”和“基本健康”的只有33.5%,
家庭财富健康状况属于“亚健康”、“不健康”甚至“非常不健康”的则高达66.5%。
这些家庭中,最为突出的家庭资产配置问题是资产配置过于单一,尤其偏重于住房资产配置,挤压了金融资产。
数据显示,家庭总资产中住房资产占比高达77.7%,而西方发达国家比如美国,家庭住房资产占比是34.6%。

过去几十年,我国房地产行业迎来高速发展,房价爆发式上涨,可谓是买到就是赚到。
很多人吃到了房产红利,所以手上一有钱就会选择买房,直至现在还有不少人有这样的想法。
除去少数全款买房的朋友,其实大多数人都是贷款买房的,而贷款本质上就是负债,买套房少不了背上二三十年家庭负债。
如果房价继续涨,那这债背得倒也心甘如怡,但问题是,未来房价很难再迎来高速增长了。

过去房价能有这么亮眼的成绩,主要靠人口红利的推动,但现在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负增长时代。
出生率走低、老龄化加深,等以后房子比人口多的时候,房子也就越来越不值钱了。
大家应该也感知到这两年的房产形势有多严峻了,不管是大城市还是小城市房价都在下跌,有些楼盘直接把首付跌没,甚至连房地产开发商也频频暴雷。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在现在的环境下,显然绝大多数房产已经不再是优质资产了。
如果未来家庭资产还高度集中在房产上,那就相当于“无脑自杀”了。一旦房产市场出现波动,家庭财富将会遭受毁灭式的打击:
一方面,房价持续下跌,房贷却得继续还,意味着家庭资产也在持续缩水;
另一方面,房子流动性差,如遇到突发情况需要大额资金周转,很难短时间内变现,家庭的风险抵御能力也较弱。
所以大家务必重新审视家庭的资产配置情况,评估家庭有多少住房资产,如发现不合理,最好尽快优化配置结构,将风险分散出去。
要缩减住房资产占比到合理范围,相应就要提高金融资产占比。
中国家庭的金融资产占比仅11.8%,而日本、新加坡、瑞士、英国等均超过50%,我们的金融资产占比相对较低。

再细看城市家庭的金融资产配置情况,也是不太合理的。
银行存款占比最高,其次是保险、理财等,资产配置不均衡且偏好风险低的资产。

可以看出,多数家庭在金融资产管理上还是偏向于求稳,这种心态其实可以理解;但大家也要意识到,如果过度求稳,将面临资产缩水的风险。
近些年来存款利率一降再降,不管是定期存款还是大额存单,利率都在“2字头”徘徊了。
而且根据市场情况来看,未来还会持续下降,这时再把全副身家放银行里,肯定越存越贬值。

因此,家庭的金融资产配置同样也不能过于单一,一定要分散投资。
不过对于分散投资,很多人有个认知误区,以为买点股票、买点基金、买点保险,就算是分散投资了。
但其实,这种投资操作只是产品表现形式的不同,可能你所投资的这些产品,实际是相关性非常高的资产。
你买了些基金,这些基金的投资标的是股票,那本质上它和股票是同类资产;
买了份投连险,连结的基金也是投资股票的,那最终投资的还是股票市场。
这样的配置方式,虽然也是把资产分散在不同的工具中,但最终这些钱都投向了一个地方,栓在一根绳上,绳一断就全都没了。
真正的资产配置,是把财富分散在风险不相关的各大类资产中。
那要怎么确认资产的风险是否相关呢?很简单,看资产的收益和风险属性。
下面这个金字塔,就是根据资产的风险和收益属性来分类的:

我们可以参考这个金字塔,再根据自身的风险偏好去选择合适的资产进行配置。
科学的资产配置结构,应当是“防守型资产+进攻型资产”相结合。
风险较低、相对安全稳健的资产,可选择的理财工具包括银行存款、国债、储蓄险等,适合用来做家庭资产的“安全垫”;
风险较高、但有机会博取高收益的资产,比如股票、基金等权益类资产,可以适当配置以对抗通胀风险。
这样的配置结构,可以最大程度帮助我们分散不同资产的投资风险,降低投资组合的整体波动性,从而更好地实现资产长期稳定增值。
也就是不要局限于国内资产的选择,在单一市场中进行投资,会受限于某一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周期,有系统性风险。
2008年-2014年,沪深300一路走熊的时候,标普500却持续走牛。
当时如果只投资沪深300,肯定很难在这样的行情中获得高回报;但如果同时投资两个市场,就形成了风险对冲,降低资产波动。
所以,除了分散投资品种,分散投资市场同样也很重要,这点大家要注意。
理论看着简单,但实际操作起来还是很复杂的,涉及到家庭资产的分析、投资品种的选择以及具体产品的对比等等,所以我们还是建议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来做。
原创文章,作者:谱蓝保-敏敏,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pulanbx.com/bxzs/lczs/2073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