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朋友都在问:”听说BMI超过35就买不了医疗险了?”这事儿还真不是空穴来风。2025年保险行业确实要对超重人群的核保标准进行调整,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掰扯这事儿到底怎么回事。
一、BMI≥35为什么成了医疗险的”红线”?
先给不太了解的朋友科普下,BMI是身体质量指数,算法很简单:体重(kg)÷身高(m)的平方。正常范围是18.5-23.9,超过28就算肥胖了。
保险公司为啥突然对BMI这么严格?说白了就是风险控制。数据显示:
- BMI≥35的人群住院概率比正常人高42%
- 糖尿病发病率是正常体重者的7倍
- 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3-5倍
“这不是歧视胖子吗?”可能有人要问了。其实保险公司也很无奈——去年某公司肥胖人群的理赔金额直接比平均值高出60%,这谁顶得住啊!
二、2025年新规到底怎么变?
目前了解到的主要变化有:
- 线上投保:BMI≥35直接触发健康告知,系统自动拒保
- 线下核保:
- 32≤BMI<35:需要加费20-50%
- BMI≥35:除非能提供近半年体检报告证明无三高,否则大概率拒保
- 特殊处理:
- 肌肉型大体重(比如健身教练)可以申请人工核保
- 孕妇BMI超标可按孕前体重计算
不过要注意!不同公司的执行细则可能略有差异,比如:
- 平安健康:BMI≥35直接拒保
- 中国人寿:BMI≥37才拒保
- 太平洋保险:BMI≥35但体脂率<25%可通融
三、被拒保了怎么办?老司机教你5招
- 先别慌:找专业经纪人咨询,不同公司标准可能松紧不一
- 专项体检:针对性做糖化血红蛋白、血脂等检查自证健康
- 考虑防癌险:对BMI要求相对宽松
- 团体险渠道:通过公司团体投保可能突破限制
- 减肥计划:3个月内减重5%可重新核保(有医院证明更佳)
四、这事到底公不公平?
说实话,作为业内人士我看这事得两面说:
- 对保险公司:控制风险合情合理
- 对消费者:确实让部分人群保障受限
但换个角度想,这说不定是好事?至少给超重人群提了个醒:该注意健康了!我认识好几个客户就是因为被拒保才开始认真减肥,半年后指标正常了反而买到更便宜的保险。
五、总结
最后划重点:
- 2025年起BMI≥35投保医疗险难度加大
- 不同公司执行标准有差异
- 被拒保后仍有替代方案
亲爱的用户,别再为保险规划烦恼啦!点击下方图片,立即解锁价值800元的超值福利!资深规划师1对1免费咨询,专属方案量身定制,现有保单深度分析,投保全程免费协助,理赔无忧终身守护。抓住这次机会,为您和家人打造完美保障,让未来稳稳的!立即点击下方报名入口,开启专属保障规划之旅,买保险不掉坑!
原创文章,作者:谱蓝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pulanbx.com/bxzs/tbjq/215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