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相关视频
-
第一代农民工仍在“趴活”,养老储蓄普遍不足5万元
你有想过吗?一份在干涸池塘里捡小石头的临时工作,会让两个50多岁的男人当街争吵起来,他们互相指责对方不专业,希望是自己被选中,这份工作的报酬是日薪100元,而这只是北京顺义河南村一…
-
猪肉自由又回来了
猪肉连续降价19周,养一只猪从赚3000元变成了亏1000元,这就是市场的力量。 要是市场的要素能够自由的流通,供求之间就很快能够形成平衡,让价格重新回到合理的区间。 我们来看行业…
-
我们为什么要发展航天
十年前,网络上流行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要把钱投入到虚无缥缈的航天事业?而不是帮助贫困儿童入学呢? 后来的事情我们都知道了,义务教育实现了完全免费,哪怕在大凉山都已经建起来了无数的…
-
最高院明确支持:烂尾楼可以退钱了!
买到烂尾楼的人可以说终于苦尽甘来了。 最高法明确,商品房消费者以居住为目的购买房屋,并以支付全部价款的,主张其房屋交付请求权放在优先位置。在房屋不能交付,且无实际交付可能的情况下,…
-
开始变富的三个信号
一个人开始变富会出现三个信号,第三个最为关键。 一手缔造了两家世界五百强企业的稻盛和夫,被誉为经营之父,从小贫寒,一路经历普通,毕业后,去了一家连工资都发不起的公司,却在27岁的时…
-
房产中介迎来监管,中介费要降啦!
近期一则重磅新规,让房地产市场炸开了锅,以后房产中介乱象能得到整治了。 住建部和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的这份《关于规范房地产经纪服务的意见》,都说了哪几件事?那对我们有什么影响呢?点…
-
中国20万存款家庭是什么水平?
有20万存款算不算有钱? 今天我们就来算算这笔账,中国能拿出20万存款的家庭能算什么个水平? 截至2020年底,中国居民存款的总额是101.8万亿元,中国全人口是14亿,那么每人的…
-
为什么很多有大富豪都很节俭
为什么很多有钱人都很节俭?网络上总是流传着这些富豪节俭的故事。 比如李嘉诚,1000港元的手表戴了10年;比如脸书的创始人扎克伯格每天都穿着同一件衣服;比如乔布斯一件衣服穿了13年…
-
华为动手了,任正非神预言
任正非预言成真,华为官宣大动作,开始动手了,3月16号,华为官宣今年开始收取5G的专利费。 以前买手机要交高通税、苹果税,今时今日我们终于可以收敛华为税。 所以掌握核心技术是多么的…
-
白血病众筹救命钱,平台抽成80%?!
筹款筹了1万元,到手只有2000,你们听说过这种荒谬的事情吗? 就是前段时间发生在杭州的真实事件,陈大哥的小儿子确诊白血病,急需用钱治疗,于是在某平台筹款1万元,结果所筹款项被平台…
-
楼市最猛大招重磅归来!一夜暴富机遇又来了?
楼市最猛大招又出手了,这次的大招可以说是核武器级别的,多个城市出台了2023年的货币化棚改意见。 这消息一出,网友们坐不住了,上一次棚改就出了一大批拆迁暴发户,房价直线飙升,这次棚…
-
五一消费大热?其实别人都在悄悄存钱呢!
当你拼命花钱的时候,别人都在悄悄的存钱。 都说这个五一假期全国人民消费热情高涨,不管是景区、酒店、饭店还是电影院,到处都是人挤人,说了三年的报复性消费,好像是真的来了。 但你知道吗…
-
肯德基到底怎么了?
这肯德基在搞什么鬼?搞本土化,搞得这越来越走火入魔了。 我知道肯德基这几年过得很不容易,赚钱是越来越少了。 一、是国人对肯德基这种洋快餐的兴趣越来越低。 二、是麦当劳、华莱士的围追…
-
新华书店不卖书,为什么还能开着?
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老字号慢慢消亡了,但是有一个老字号却一直保留到今天。 你有没有想过,新华书店里面有很多人只看书不买书,它为什么还一直能够运营下去呢? 新华书店一般都位于城市的核…
-
三孩政策,或奖励半年假期
好消息!三孩政策出来了,有些地方直接奖励半年的假期。 三孩配套政策出来了,不管你是愿意生,还是不愿意,反正国家是提前给大家送出了一个政策的大礼包了。最后一条真的很诱人,那到底是什么…
-
产假放三年是妈妈想要的吗
给你三年的产假,你愿意生三胎吗? 最近,一位人大代表在国家宣布了三孩政策后,迅速提议将妇女的产假延长至三年。 他的倡议一出来,就在互联网上引发了不小的反响,不过这反响全是翻车的。 …
-
津巴布韦币到底多不值钱
身家过亿是什么体验?你马上可能就想到豪车、豪宅等等等等,但是有这么一个国家,那里几乎人人都有上亿的资产,夸张到什么程度?如果你去银行取一个亿,大家会笑话你,因为在这里压根儿就没有这…
-
大学生创业失败,贷款政府代偿?
作为一个创业老兵,江湖老油条,我真的佩服这帮人,太狠,真的把大学生直接当韭菜割。 你看,以前要创业,要么你有能力,要么你有背景,两个都没有,老老实实去打工,有能力有背景的创业,且九…
-
弹性安排法定节假日?
弹性安排法定节假日,你觉得如何?这是咱们董小姐董明珠提出的一个建议,很多人看后都表示赞同。 但其实这里面有个bug,这个所谓弹性调休的政策,在很多居心叵测的企业里面看来,就是打开了…
-
中国会掉进中等收入陷阱吗
咱们中国最晚不超过2025年,就可以成为高收入国家了。 这可不是我瞎说,而是北大经济学院院长林毅夫的原话,很多人听完之后都在骂,说咱们先跨过这个中等收入陷阱再说吧。 这个问题我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