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记得自己买过多少份保险,分别保什么吗?
你还记得每年要交多少钱,又是何时扣费的呢?
是不是一下子想不起来了?
谱蓝君发现身边很多朋友都是这样,买完保险就束之高阁,只有需要用到了才会想拿出来看一看。
还有一些朋友心更大,觉得买了保险就心安了,至于买的是什么都不清楚。

实际上这些都是对我们家庭不负责任的做法,会造成很多潜在的隐患。
拿最常见的缴费问题来说,长期险一般都是自动扣费,即便不管它,只要咱们银行卡里有钱,保单就会一直生效。
但假如有什么意外情况导致扣款失败,联系方式又没有及时更新,错过了补缴的机会,就可能导致合同失效。
轻则花更高的费用重新投保,重则可能因为身体情况被拒保,甚至还有因为保单失效而被拒赔的案例。
此外,家庭的保障需求是会根据我们的财务情况、家庭责任、外部经济环境等因素不断变化的。
如果没有适时做出调整,很可能原先的保障并不足以覆盖当下的风险,最终钱花了却没有达到我们想要的效果。
但假如我们能够定期对保单进行“体检”,就能很好地避免上面这些问题。
那“保单体检”怎么做呢?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
- 什么是保单体检?
- 保单怎么“治疗”?
- 谱蓝君总结
保单体检,就是对我们已买的保单,做个全面的检查,看看都保什么,保障够不够、好不好。
常见的保单分析是把家庭所有保单的基本情况以一份报告、一个表格或者其他形式体现出来。

这样做有两个好处。
一是让我们直观地了解已买的保险,包括每份保单的基本信息,包括承保公司、投被保人、受益人、缴费信息、保障内容等。
二是方便我们对现有的保障进行动态化调整,保障不够可以及时增加保障,或者产品不合适可以及时更换。
在我们的理财师给会员家庭进行定期财务复诊时,保单体检就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那么我们一般是如何给保单做体检的呢?
这里以保障型保险为例,给大家讲讲一般的保单体检思路。
第一步:检查基础信息
检查基础信息是最简单、最直接的一步。
基础信息包括投保时留下的联系电话、邮箱、家庭住址、缴费银行卡信息或者是保单受益人等。假如发生变更,都是需要我们主动进行保单保全的。
如果没有及时通知保险公司,可能会错过保险公司的续费消息等重要通知。
第二步:检查保障充足度
保障充足度我们看两个方面,一是配置的保险全不全,二是配置的保额够不够。
- 保险全不全?
通常来说,我们需要配置的保障型保险主要有四种:重疾险、寿险、医疗险、意外险。
我们可以检查一下自己和家人是否配齐了需要的保险,尤其是当家庭有了新成员的时候,一定要记得及时配置。
根据成员家庭责任的不同,四大险种的配置会有细微差别,详细的配置思路可以看这篇文章:
▶10万年收入家庭的靠谱保障方案,没你想的贵!
- 保额够不够?
买保险最重要的就是买保额,只有把风险尽可能转移给保险公司,才能让我们在面对风险的时候真正保全家庭。
然而不要忘记,保险是个动态配置的过程,可能十几年前我们配置的保障在当时是充足的,但在当下看来却是有缺口的。
因此,保单体检也应该是持续的、定期要做的事情,尤其是当家庭财务发生比较大的变化的时候。
像家庭收入明显变化、贷款买房、增加新成员等,都是需要重点关注的。
第三步:检查保费占比合理性
保费预算过低,不足以完全抵御风险;保费过高,可能会给家庭生活带来负担。
因此找到保费支出的黄金分割点对于家庭的幸福感有着重要影响。
具体多少就要根据家庭的实际情况来测算啦。
以上就是做保单体检的几个步骤啦,大家可以按照这个步骤,简单检查下自己家庭的保单。

那如果检查后发现有问题,该怎么“治疗”呢?
01/信息变更
如果是保单的基本信息发生变更,我们直接联系保险公司更新信息即可。
现在大部分保险公司都有自己的微信公众号、APP,我们可以直接在线上修改。
02/保障不足
如果是第二种情况,原先的保障不全,保额不足,也比较简单。
可以通过专业的理财师,根据家庭财务现状和保障需求重新生成一份方案,补足保障缺口即可。
03/保费过高
至于第三种情况,当保费支出占比过高的时候,我们就要考虑退保或者置换产品了。
不过实际生活中,我们更容易遇到另一种情况,就是产品的更新换代。
比如重疾险,经过好几轮更新迭代,保障范围相对几十年前更加完善,保障范围越来越广,赔付次数越来越多,还有各种特色的保障责任可以自由选择:



而价格却变化不大,甚至因为互联网保险的出现,性价比还更高了。
当我们能用更低的保费买到更好的产品的时候,也是值得我们考虑置换的。
但无论是退保还是置换,都需要综合我们的身体状况和损失来看:
▶ 身体条件是否允许投保新的产品?如果不行,既退了旧的,又买不了新的,显然是因小失大了。
▶ 置换后的保费支出是否大于退保损失?买过保险的都知道,犹豫期后退保是有损失的,尤其是前期。
因此我们得计算退保换其他产品是否更划算,如果退保并换新的保单能省下更多钱,还能获得更加充足的保障,那我们就可以置换。

怎么看是不是更划算呢?给大家举个例子,有个客户三年前在亲戚的推荐下买了一款重疾险,保单配置情况如下:

这个客户当初出于人情,帮朋友冲业绩,才买的这份重疾险。
但这几年受疫情影响收入下滑,他逐渐感到这份保单给他带来不小的缴费压力。
我们的理财师在给他分析这份保单的时候,还发现了不少的问题:
首先重疾险最重要的就是保额,30万保额对于家庭支柱的他来说是不够的;
其次,这份重疾险的重疾责任和身故责任是二选一的,如果理赔过重疾,保单就失效了;且附加了身故责任让这份保单的价格提高了不少;
此外,虽然是二次赔付,但癌症没有单独一组,大大降低了二次赔付的概率。
拿现在的重疾险来看,相同的保障配置,每年只需要8787元就能做到。

从总保费投入来看,虽然原保单已经缴费了3年,剩17年缴费,但需要投入的保费还有181934元;而新保单,虽然要缴足20年,但需要投入的保费更少,175740元。
从保障细节来看,虽然都是多次赔付,但新保单赔付次数更多,额外赔付金额更高,重疾的赔付条件也更友好。
无论从保障还是价格来看,这个置换都划得来。

接下来理财师详细了解了客户的财务情况、健康情况,再结合客户的保障需求和预算情况,最终敲定了优化方案:
重疾保额买到40万,仍是保至终身,但去掉重疾险的身故责任,选择一份40万保额的定期寿险来代替:

可以看到,每年省下1824,保障却更好了:
▶ 同样是保终身,重疾险保额由原来的30万升级为40万,赔付更多;且赔付次数由原来的2次升级为3次,且重疾不分组,大大提高了获赔的概率,保障更充足;
▶ 保单的轻症和中症赔付次数更多,赔付比例更高;
▶ 重疾责任和身故责任相互独立,不受影响。
综合的分析下来,客户欣然接受了新的保障方案。
同时也感慨,没想到退保不仅没亏钱,反而还省下了万把块钱~如今缴费压力轻松了不少,保障还更加科学合理了。
买完保险,不能就放一边不管了,买的对不对、好不好,我们需要心里有个底。
所以,定期的保单体检是很有必要的。
通过保单体检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我们买到的保障,才能更适合我们家庭需求。在风险真的来临时,帮我们把损失降到更小。
但我们也看到了,这个过程中遇到的有些问题,可能会涉及复杂的计算,以及专业的保险知识、规划理念,对于很多人来说并非易事。
这个时候,谱蓝君更建议大家找专业的人来做保单分析,而不是自己贸然做决策哦。
想了解更多,或有保障规划需求的朋友,点击下方图片,免费报名咨询,会有专业理财师为您耐心讲解,协助规范投保并提供周全的后续理赔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谱蓝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pulanbx.com/bxzs/42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