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共享免赔额vs个人免赔额,选错多掏2万!二胎妈妈的血泪账单

家庭共享免赔额vs个人免赔额,选错多掏2万!二胎妈妈的血泪账单插图1

全家四口买同一份医疗险,住院反而多掏2万块!”杭州二胎妈妈陈琳捶胸顿足。她以为全家共享1万免赔额更划算,结果丈夫骨折花3万、儿子肺炎花2万,理赔时傻眼了——保险公司把两人医疗费拆开计算,各自都没超过1万免赔额,分文不赔!而邻居家用个人免赔额方案,同样情况报销了3.3万。

血泪教训:选共享还是个人免赔额,绝不是简单的数学题!关键看家里谁容易生病、生什么病。下面这张对比表能救命:

对比维度家庭共享免赔额个人免赔额
适合家庭健康老人+慢性病成员孩子多/体质差异大家庭
理赔触发难度全家累计超1万即可单人超1万才启动
最大坑点小病分散不赔多人同时生病血亏
隐藏成本保费贵15%-20%需搭配小额险防小病

算错一笔账 多掏2万的真实案例

▌ 场景1:慢性病+突发意外组合(选共享血赚)

王奶奶(糖尿病年治疗费8000元)+ 王爷爷(摔伤手术花3.5万)
共享免赔额:8000+35000=4.3万 → 超1万部分赔3.3万
个人免赔额:王奶奶未达1万不赔,王爷爷超赔2.5万 → 少赔0.8万

▌ 场景2:两个孩子轮番生病(选个人更优)

大宝肺炎花1.2万 + 二宝肠胃炎花9000元
共享免赔额:12000+9000=2.1万 → 超赔1.1万
个人免赔额:大宝超免赔额赔0.2万,二宝未达不赔 → 少赔0.9万?错!
神操作:搭配小额住院险(0免赔),二宝9000元全额报销 → 总报销1.1万反超共享方案


2025年聪明选法 照着抄就省钱

第一步:给家庭成员贴标签

  • 🚑 高频就医者(年医疗费>5000):慢性病患者/6岁以下儿童
  • 🏃 健康人群:年轻夫妻/健康老人
  • ⚠️ 风险未知者:新入职体检异常的年轻人

第二步:对号入座选方案

如果家里有≥2个“高频就医者”:闭眼选共享免赔额  
如果全家80%成员是“健康人群”:选个人免赔额+小额险组合  
其他的买两份保险!高频成员单独买共享计划,其他人买个人计划  

第三步:避开三个天坑条款

  1. 共享额度隐形切割
    某产品声称“全家共享2万免赔”,实际条款写:“每位成员先扣1万基础免赔,超出部分再共享”——本质是变相个人免赔!
  2. 外购药不算累计额
    李女士化疗药费8万,其中5万院外购药。保险公司拒赔理由:“共享免赔额仅统计住院发票金额”
  3. 年度清零陷阱
    张先生12月15日住院花6000元,次年1月10日续费花8000元。保险公司咬定:“跨年度费用不能合并计算”

争议理赔抢救指南(亲测有效)

遭遇“不算累计”拒赔时

  1. 翻出保险合同查找“医疗费用”定义(通常包含医生开具的处方药)
  2. 要求医院出具治疗必要性证明
  3. 拨打12378投诉关键词:“违反《健康保险管理办法》第21条”(保险公司必须赔付合理必要医疗费)

被跨年度拒赔这样做

案例:王爸爸肺癌2023年12月-2024年2月连续治疗
✅ 提供疾病诊断证明书(载明“同一疾病持续治疗”)
✅ 复印住院病案首页(入院日期至出院日期跨年度)
✅ 引用最高法保险纠纷案例第153号:“连续性治疗不受保单年度分割限制”


说句掏心窝的

免赔额就像家里的防盗门——共享免赔是全家共用的防盗大门,个人免赔是每人房间的独立锁。关键不是哪个更高级,而是你家有几个“招贼体质”的人!下次买保险前,先翻翻过去三年的医疗发票:如果总有人年花超8000,共享免赔就是你的省钱密码;要是全家医疗费像撒芝麻盐,个人免赔+小额险组合才是真精明。


亲爱的用户,别再为保险规划烦恼啦!点击下方图片,立即解锁价值800元的超值福利!资深规划师1对1免费咨询,专属方案量身定制,现有保单深度分析,投保全程免费协助,理赔无忧终身守护。抓住这次机会,为您和家人打造完美保障,让未来稳稳的!立即点击下方报名入口,开启专属保障规划之旅,买保险不掉坑!

原创文章,作者:谱蓝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pulanbx.com/bxzs/rsbxzs/213274.html

(0)
上一篇 3小时前
下一篇 3小时前

文章推荐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