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八日,一位专家在接受第三届南方财富峰会采访时表示,
去中国人民的存款又增加了15万亿元,如果拿出其中的三分之一去买房子。
中国经济可以顺利恢复。

这点就有网友评论:
本人手头有一万存款,愿拿三分之一出来买房子,就是不知道开发商卖不卖,不够的专家能不能补上?
在信息时代,一些名人的观点很容易被广泛传播,
每隔一段时间,人们就能看到专家们精彩的雷人言论,
同时也形成了一定的心理免疫,通常是一笑而过,“建议专家不要再建议”。
然而,开头短短的一段话,直接踩到了人们目前的两大痛点:房子和股票,
极具伤害,更具侮辱性。
2023年有多少人会拿着积蓄去买房子,谁也说不准,
在过去的一年里,银行存款的增加是意料之中的,
只是这个涨幅真的超乎想象。
- 中国人在过去的2022年存了多少钱?
- 为何能存这么多钱?
- 下一步该怎么办?
- 谱蓝君总结
中国人有多爱存钱?
一月十日,央妈发布了2022年财务统计报告。
到2022年,全国人民币存款额增长二十六点二六万亿元,
同比增长六点五九万亿元。
创历史新高。
在这些人中,
住户存款增加了十七点八四万亿元。
而且2021年全年居民存款增长九点九万亿元。
也就是说,二零二二年居民存款比二零二一年增加了七点九四万亿,增长了百分之八十点二,
仅次于2008年次贷危机期。

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们的存款每年大约增加9到10万亿(2019、2020、2021年分别为9.7万亿、11.3万亿和9.9万亿),再往前一般低于伍万亿元。
若进一步分解今年的新存款,看存款期限结构,与活期存款相比,定期存款占了很大一部分,
而且回过头来看,近年来定期存款的比例一直在上升。
还不止这些,
2020年,银行理财产品突破刚兑,股价大幅下跌,经济疲软,
除疯狂存钱外,老百姓还将资金投入年金、储蓄型保险,如增额寿险。
特别是增额终身寿险,成为2022年保险行业的当红炸子鸡,
业界预测,2023年将继续保持高热度。
就保费规模而言,
二零二二年前三季度,保险业累计实现保费收入三点八万亿元,同比增长百分之四点九。
如此看来,似乎并非每个人都想像的那样,
疫情使人们的钱袋全部被掏空,中国人民仍然非常富有。
真的是这样吗?
存款急剧上涨,
也让许多理财小白学会了一个新名词——【超额储蓄】。
超额储蓄是什么?
简而言之,老百姓囤积了巨额存款,而且明显超过了往年的存款储蓄。
这些钱,都是怎么存起来的?
让我们看一个公式:
储蓄=可支配收入-消费支出-投资支出。
在过去的一年里,老百姓的收入并没有大幅增长,但是住户存款.投入储蓄型保险的钱却增加了,
表明消费和投资支出正在减少。
为什么消费和投资会减少?归根结底还是受到收入预期的影响。
人们对收入增长缺乏信心,自然没有消费和投资的动力,最终也会影响储蓄。
根据央行公布的4季度居民问卷调查结果,数据显示:
第四季度收入体验指数为百分之四十三点八,比上季度下降三点二个百分点。
收入信心指数为百分之四十四点四,比上季度下降二点一个百分点。
近年来,
我们消费者消费也越来越明显,
很多人在不断地降低消费水平。
很多年轻人都会在多个平台上横向对比,精打细算的生活。
另外一项调查显示,
25~35岁的年轻人普遍受到环境影响,奢侈品和娱乐消费大幅减少;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减少了不必要的开支。
上班族尽量不要出去吃饭,少喝咖啡、奶茶、带便当到公司代替点外卖。
一位在东莞私立学校当老师的朋友说,
由于收入下降,去年和今年,他们学校的许多学生家长不得不将孩子转到公立学校。
人们更愿意把钱放在可靠的地方、稳定的地方。而不是胡乱消费,做风险投资。
因此,即便现在已经完全放开,我们迎来的不是报复性消费,而是报复性存钱。
人不是为了钱,而是为了保证未来的不确定性。
全国经济方向2023年,稳步增长是第一任务。
备受关注的房地产市场回归支柱产业地位,无疑将成为2023年的“主角”,
现在也陆续出台了一些新政策。
然而,在房住不炒的主调下,近年来人们也变得更加理性,
不再像以前那样,认为不动产可以闭上眼睛升值。
封闭三年带来的经济滞后,未来新冠病毒将如何变异?而且还充满了变数。
当经济形势尚不明朗时,人们仍然倾向于配置避险资产,以应对各种不确定性。
然而,可以预见的是,
人们疯狂地存钱,最大的压力就是银行。
为提振经济,央妈大概会放水,银行资金充裕,
而且人不消费不投资,把钱都存起来,银行贷款放不出去,
为缓解这一状况,一个非常直接的措施就是降低存款利率,
2022年银行降息也不是什么新鲜事,2023年还会继续。
假如你想存一笔钱,将来可以用来教育孩子、自己养老、创业,
希望避免降息潮,锁定相对较高的利率,
所以储蓄保险可能是你目前最好的选择。
几年前我自己也倒腾了一些房子,在股票市场上也交了不少学费,
这两年心态变了,给自己和孩子都买了储蓄保险。
但我要特别提醒大家的是:
在买年金、增额寿险等储蓄保险之前,最好先把医疗保险、重大疾病保险等保障型保险配置良好,
特别是收入不稳定的朋友更是如此。
现在收入和存款都很少,先买保障型保险,
有很多方法可以让富人承担风险,我们也要充分利用保险的杠杆,为自己和家人承担风险。
上述,供参考。
关于保险和资产配置的更多问题,可以点击下方图片,免费报名1对1的家庭保障/教育金/养老金规划,会有专业的理财师为您测算收益,耐心讲解,协助投保并提供后续理赔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谱蓝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pulanbx.com/rmht/838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