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朋友在后台问我:「达尔文11号的身故责任到底要不要选?」这个问题其实折射出当下重疾险市场的核心矛盾 ——保障全面性与保费性价比的平衡。作为深耕保险行业多年的从业者,我想从专业角度拆解这款产品的身故责任设计,结合真实案例和市场对比,帮大家理清思路。
一、身故责任的核心规则:共享保额模式的得与失
达尔文11号的身故责任采用「共享保额」设计,即重疾和身故共用同一保额,这与传统重疾险「重疾赔完仍保身故」的模式截然不同。具体规则如下:
18岁前身故:赔付已交保费与现金价值的较大者(通常接近保费)。
18岁及以后身故:赔付100%基本保额,但需注意重疾与身故仅赔其一。例如,若被保险人先确诊癌症获赔50万,后续身故将不再赔付。
这种设计的最大优势是降低保费门槛。以30岁女性投保50万保额、保终身为例,不含身故责任年保费约3420元,而含身故责任则超过6000元,保费增幅超75%。但劣势也很明显:若被保险人因意外身故且未触发重疾理赔,家人只能获得50万保额;但若先因疾病获赔重疾,身故责任就失效了。
二、保费成本与责任性价比:附加身故是否划算?
- 保费占比分析
附加身故责任后,保费增幅主要源于终身寿险功能的叠加。以30岁女性为例,身故责任保费占比约25.85%,虽低于超级玛丽13号(约30%),但仍显著高于单独购买定期寿险的成本。例如,30岁男性投保100万定期寿险(保至60岁),年保费仅需几百元,而达尔文 11 号附加身故的保费相当于「花 3 倍价格买一半保额」。 - 赔付概率对比
根据行业数据,60岁前发生重疾的概率约30%,而身故风险中疾病占比约70%、意外占比30%。若附加身故责任,相当于用75%的保费增幅覆盖30%的意外身故风险,性价比并不高。更理性的选择是重疾险保疾病 + 定期寿险保身故,以更低成本实现全面覆盖。
三、适用场景与替代方案:三类人必看,三类人慎选
(一)建议附加身故责任的场景
1.预算充足的高净值家庭
若被保险人是家庭主要收入来源,附加身故责任可提供「疾病 + 身故」双重保障,尤其适合有财富传承需求的人群。例如,企业主王先生年收入百万,附加身故责任后,即使未患重疾,身故时也能给家人留下50万保额,缓解债务压力。
2.风险厌恶型消费者
不含身故责任的重疾险若未发生重疾,身故时仅退还现金价值(可能低于保费)。而含身故责任的版本至少能拿回保额,适合担心「保费打水漂」的用户。例如,退休教师李女士担心晚年无保障,选择附加身故责任,既保疾病又保本。
3.核保宽松优势的叠加
达尔文11号对肺结节、乙肝等健康异常人群核保友好,即使附加身故责任,非标体用户仍有机会承保。例如,35岁的张先生有甲状腺结节4a级,其他产品拒保,但达尔文11号可除外承保。
(二)不选身故的替代方案
1.定期寿险补充法
以30岁男性为例,投保 100万定期寿险(保至60岁)年保费仅需300元左右,而达尔文11号附加身故的保费差额(约2600元/年)可覆盖更高保额。这种组合尤其适合家庭责任期(30-60岁)的经济支柱。
2.利用现有寿险保障
若已有企业团体寿险、终身寿险或高额定期寿险,重疾险的身故责任可省略。例如,公务员赵女士单位提供50万团体寿险,她选择达尔文11号不含身故责任,节省的保费用于增加重疾保额至80万。
四、与竞品对比的独特性:互联网重疾险的灵活标杆

从对比可见,达尔文11号的核心优势在于灵活性:
保费占比更低:身故责任保费占比25.85%,低于超级玛丽13号的30%。
附加责任叠加:可同时附加癌症津贴、心脑血管二次赔等,实现「重疾 + 身故 + 特定疾病」多重保障。
核保更宽松:对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非标体更友好,而超级玛丽13号对肺结节要求更严格。
五、投保决策关键点:避开三大误区,抓住两个红利
(一)避开三大误区
1.误区一:身故责任是「保本」刚需
终身寿险的本质是储蓄功能,而重疾险的核心价值是疾病保障。若追求保本,不如直接购买增额终身寿险,收益更高且灵活支取。
2.误区二:附加身故 = 全面保障
共享保额模式下,重疾和身故只能赔其一。例如,被保险人因车祸导致深度昏迷(重疾)并身故,仅按重疾赔付130%保额,身故责任不再生效。
3.误区三:核保宽松 = 可以随便买
虽然达尔文11号对肺结节、乙肝等核保宽松,但仍需如实告知。例如,有吸烟史的用户可能被加费承保,而隐瞒病史会导致拒赔。
(二)抓住两个红利
1.年龄红利
35岁及以下被保险人可附加「60岁前额外赔」责任,重疾保额最高达180%(50万基础+ 40万额外),而36岁以上无法附加。
2.核保红利
目前达尔文11号对甲状腺结节4a级、多发肺结节(≤8mm)等放宽核保,非标体用户可抓住窗口期投保。
六、总结:适合大多数人的「黄金组合」
达尔文 11 号的身故责任并非必选项,而是一道「选择题」:
推荐方案:不含身故责任 + 定期寿险(保至 60 岁 / 100 万保额),年保费约 3720 元(30 岁女性 / 50 万重疾),比附加身故节省 2300 元 / 年,且身故保额更高。
备选方案:含身故责任(适合预算充足或核保异常人群),但需明确重疾与身故的排他性赔付逻辑。
投保建议:
1.优先覆盖核心风险:用 90% 的预算买足重疾保额,剩余 10% 补充定期寿险。
2.动态调整保障:每 5 年根据收入、家庭结构变化,调整重疾险和寿险的搭配比例。
3.抓住核保宽松期:肺结节、乙肝等非标体用户,可趁当前政策宽松期锁定保障。
亲爱的用户,别再为保险规划烦恼啦!点击下方图片,立即解锁价值800元的超值福利!资深规划师1对1免费咨询,专属方案量身定制,现有保单深度分析,投保全程免费协助,理赔无忧终身守护。抓住这次机会,为您和家人打造完美保障,让未来稳稳的!立即点击下方报名入口,开启专属保障规划之旅,买保险不掉坑!
原创文章,作者:谱蓝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pulanbx.com/bxzs/2097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