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药,即将在医院消失了……

进口药,即将在医院消失了……插图1

最近,医药圈出了件大事,第十批国家药品集采拟中选结果出炉了!

不同于以往大家对“灵魂砍价”一边倒的舆论支持,这次的结果饱受争议。

争议的点主要有两个:

一是价格竞争异常激烈,50多种药品降价幅度超90%。比如阿司匹林肠溶片低至0.03元/片,氯化钾注射液低至0.16元/支……

二是知名外企比如辉瑞、拜耳、默沙东等都没谈成,有些甚至没有报价,等于是直接放弃医院市场。

超低价的中选药品、外企集体退出集采,引起了大众的担忧:

一片药低至几分钱,这种“白菜价”药品能否保证质量?

外企放弃医院市场,会不会导致进口药在医院“消失”?

事关每个人的用药问题,一起来看看是什么情况。

1

什么是国家药品集采?

国家药品集采,可以理解为国家组织的超大型药品团购。

国家医保局等部门把全国各级公立医院零散的采购量集中打包,和药企进行价格谈判,以“带量采购”实现“以量换价”,大幅降低药价,减轻患者用药负担。

而集采的药品主要是通过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原研药仿制药,一般是临床用量大、采购价格高、患者负担重的药品。

进口药,即将在医院消失了……插图3

(图源:微博)

何为「原研药」和「仿制药」?

日常生活中,大家习惯说的进口药和国产药,一般就是指原研药和仿制药。

原研药,即有原创性的新药,是由原生产商生产的药品。目前只有大型跨国制药企业才有能力研制,比如辉瑞、默沙东、阿斯利康、拜耳等等。

由于药品专利保护制度,原研药在上市后一段时间内可以独占市场,但由于其研发成本高,所以价格相对高昂。

仿制药,则是在原研药专利保护期结束后,其他制药厂根据原研药公开信息生产的药品。由于其研发成本低,所以价格远低于原研药。

2

集采结果为何引发争议?

这次集采,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卷”,参与集采的产品数和药企数都创了历史之最,竞争异常激烈。

据统计,超400家药企参与集采,多个大品种的竞选药企超10家,其中“间苯三酚”和“西格列汀”竞争最为激烈,有超30家药企参与竞标。

为了抢占市场份额,各家药企打起了价格战,“卷”到极致的结果就是一片药低至几分钱,一支注射液几毛钱……

便宜到吓人。

进口药,即将在医院消失了……插图5

进口药,即将在医院消失了……插图7

(图源:全国药品集中采购拟中选结果表(GY-YD2024-2))

也正是因为价格战太过激烈,研发成本高的原研药“打不起”,所以外企干脆就躺平了。

很多外企更像是“走个过场”,要不就是象征性报价,要不就是直接不报价,根本没打算降价进集采。

结果就是现在大家看到的,集采中选的都是价格低廉的仿制药,也就是说,未来全国各地公立医院采购的基本都是这些药。

当然,国家并没有禁止医院采购落选的药品,但为了确保集采效果,会设置前提条件,即要求医院在一年内必须先完成中选药品的用量,然后才能用落选药品。

而且各地对落选药品的采购量还有限制,比如江西省选药品采购数量占同通用名品种比例超过30%就要被通报整改。

进口药,即将在医院消失了……插图9
(图源:《关于进一步加强医药集中带量采购中选产品落地执行工作的通知》

赣医保字〔2024〕22号)

在这一限制下,有些医院为了完成指标,可能会“一刀切”只采购中选药品,导致落选药品(尤其是原研药)慢慢在医院消失。

那低价仿制药的质量到底如何?

首先,集采中选的仿制药都是通过一致性评价的。

仿制药的一致性评价,包括两个方面:

药学等效性:评价的是药品活性成分、剂型、质量标准等是否相同;

生物等效性:评价的是药品在人体内的吸收代谢情况是否一致。

同时满足药学等效性和生物等效性的仿制药,可以认为和原研药疗效相当,临床上可相互替代。注意,是“疗效相当”,而非“完全一致”。

不过,一致性评价并非一次性评价,后续监管部门依旧会对生产、流通、使用等进行全流程监管,确保药品的安全性。

进口药,即将在医院消失了……插图11

(仿制药包装盒上的图案)

至于为什么仿制药的价格可以压成“白菜价”?官方也做出了回应:

一方面是部分药品本身成本就不高,比如阿司匹林肠溶片,合成工艺简单,原料便宜,在国外单价基本也是以“分”为单位。

 

另一方面是让仿制药的利润回归合理水平,集采中选药品直销给医院,节省了市场营销、渠道扩展、品牌推广等大量中间环节费用,降价自然也是合理的。

总而言之,大家不必太过担心低价仿制药的质量问题,可以放心使用。

3

想用原研药,有什么办法?

虽说仿制药和原研药疗效相当,但由于每个人的身体条件、用药习惯等不同,也会导致药效存在差异。

比如前段时间,一位杭州父亲在网上发文称,孩子患了支原体肺炎,医院给开了国产阿奇霉素,但孩子打了两天的点滴依旧高烧不退,直到去了另一家医院换成了进口阿奇霉素才退烧。

进口药,即将在医院消失了……插图13

(图源:微博)

类似的情况不在少数,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说,治病肯定还是希望能用上疗效更好、副作用更少的好药。

但问题是,在国家集采下,原研药越来越难在公立医院买到了。

那有什么办法应对这个情况?其实,商业医疗险能够帮上忙。

比如配置有外购药责任的百万医疗险

医院买不到原研药,就得自己去院外的药店买,如果你的百万医疗险有外购药责任,那么在院外买原研药的费用就可以报销了。

不过,百万医疗险的外购药责任一般有清单限制,大多是抗癌药,如果想拥有更多的用药选择权,那建议配置中高端医疗险

中高端医疗险覆盖公立医院的国际部/特需部/VIP部或私立医院等,这些地方药品资源充足,有机会买到原研药。

有些优质产品甚至没有药品清单限制,只要是治疗必需的药物都可以报销,真正实现“用药自由”。

4

说在最后

不可否认,国家药品集采不仅给医保减了负,还让老百姓用上了更多更便宜的药品,效果显而易见。

只是在推行的过程中,也产生了新的问题,比如原研药在公立医院逐渐消失,而这也是未来的大趋势。

那么要想突破这个限制,建议有条件的朋友,抓紧配置一份合适的商业医疗险,掌握更多的用药选择权。

亲爱的用户,别再为保险规划烦恼啦!点击下方图片,立即解锁价值800元的超值福利!资深规划师1对1免费咨询,专属方案量身定制,现有保单深度分析,投保全程免费协助,理赔无忧终身守护。抓住这次机会,为您和家人打造完美保障,让未来稳稳的!立即点击下方报名入口,开启专属保障规划之旅,买保险不掉坑!

原创文章,作者:谱蓝保-敏敏,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pulanbx.com/bxzs/bxnew/204777.html

(0)
上一篇 2025年2月13日
下一篇 2025年2月13日

文章推荐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