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刷到一则标题非常劲爆的新闻:

根据媒体报道,9月秋季开学后,北京市所有区将开展教师交流轮岗。
消息一出,有些家长很开心:这样一来岂不是能蹭到好资源,实现轻轻松松“上名校”了?
也有家长表示担心:那是不是意味着学区房就没用了?之前的投入要打水漂?
这件事情对于我们家庭影响到底如何?我们又该如何面对?今天谱蓝君就来给大家分析分析!
- 教师轮岗 = 孩子能轻松“上名校”?
- 教育改革如何影响学区房?
- 对我们普通家庭的启示
- 谱蓝君总结
事实上,教师轮岗在北京已经不算新鲜事了。
去年8月,北京就宣布将大面积、大比例推进干部教师交流轮岗。其中东城区、密云区成为第一批的两个试点区。
今年4月范围升级,西城、朝阳、海淀、大兴、延庆、门头沟6个区也加入其中。
如今,轮岗的范围正式拓展到了全市全区,意味着北京在教师轮岗这件事情上的探索又推进到了全新的一步,动作是越来越大了。
至于说为什么推进如此迅猛,那我们得把目光看向2021年的另外一件大事——双减!
关于双减,很多家长的关注主要集中在“禁止学科类培训”上,重点打击课外辅导,学而思、新东方等培训机构也应声落下神坛。
但其实在双减的文件中,重要的部分可不仅仅只是针对教培这么简单,还有这么一个非常关键的部分,却鲜有报道。

注意看这里的第16条: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并且非常明确地提到了“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缩小水平差距”。
再联系去年对教培行业打击的力度和速度来看,国家在推进教育资源公平方面的决心显然不可低估,也不难理解为何轮岗制度推进力度如此之大了。
那教师轮岗是不是就意味着大家都有机会“蹭名校”,享受一样的教育资源了呢?
只能说一定程度上是的。
众所周知,师资力量是评价一个学校综合水平的重要指标。教师流动起来,确实有让其他学校的学生同样公平地享受到来自“名师”的教育和辅导的机会。
但教师轮岗并不等同于大家能享受到完全平等教育资源。
例如针对北京这次轮岗,相关负责人表示,并不会打破行政区划,而是在区内进行轮岗。也就是说西城的老师不会跑到海淀去,朝阳的老师不会跑到密云去,各自还是在各自的区域内流动。

这样的考虑主要是避免对教师的生活和工作造成影响,否则老师上课还要通勤几个小时,对教学质量影响还是很大的。
但有了区域与区域之间的划分,对于整体教育公平的促进作用显然就有限了,毕竟名校云集的城区和名校较少的城区的客观差距依旧会存在。
就算是精英教师都能跨区流动起来了,摆在现实里的另外一个事情就是:
名校之所以出名,教师只是其中一个要素,此外还离不开优质的生源质量、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丰富的办学资源等等。
而现在仅仅只是其中一个要素发生了流动,其他要素没有流动,最终能否达成一样的效果,显然是要打个问号的。
就拿北京著名小学清华附小来说,如果我们有去了解,就会发现这个学校所拥有的资源,远远超出大多数人的想象。

且不谈院校的环境如何配套设施怎么样,光说教学资源,在一些常规的兴趣培养之外,清华附小还能提供像无线电和机器人这样“高科技”领域的项目培养。

要知道很多大人都不一定有条件去学的东西,人家清华附小的小学生已经可以亲自动手去捣鼓了!而这些可不参与流动呀。
所以说,我们千万不能抱着“躺平”的想法,觉得今天国家要推进教育公平了,那就可以躺着等“蹭名校”,等各种各样的好处来到自己的身边。
「实现教育公平」是个长远命题,当下教育的资源还远没有到可以实现全民人人平均共享的程度,如果我们想要让孩子尽可能取得更多优势,那家庭也要努努力呀。
说完教师轮岗对孩子教育的影响,我们再来说另一个大家关注的问题:“老师一轮岗,学区房就要凉了吗?”
其实根据上面的分析,相信大家心里面大概也有答案了。
现在轮岗只是轮教师,不轮其他资源,而且还只限区内流动,那只要基础环境还在,家长们为了孩子肯定还是更愿意去争取那些重点院校的入学。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学区房凉了的说法,确实是不严谨。
但这不意味着,学区房将来不会消失。
相反,学区房是破解优质学位过于拥挤、实现教育资源均衡化过程中的重要因素。如果教育公平要实现,学区房的问题可以说是无法绕开。

最近两三年,针对学区房我们的国家所做的事情可不止推动教师轮岗。
比如说2020年的「731政策」,北京西城区教委发布的“多校划片”新政,明确规定:
自2020年7月31日后在西城区购房并取得房屋产权证书的家庭适龄子女申请入小学时,将不再对应登记入学划片学校,全部以多校划片方式在学区或相邻学区内入学。
简单来说就是本来一套住房对应一个学校,多校划片后,一套住房变成了对应多个学校。
即使你买了学区房,也会和学校周边的居民(非学区房)共享机会,最有可能的方式是抽签。这样一来就相当于“开盲盒”了,一不小心,孩子就被调剂到了其他学校去了。
受此影响,素有西城区顶级学区之称的德胜、金融街、月坛学区房子的成交量和成交价急转直下,甚至有人不惜砸盘也要赶紧跑路!

巅峰时期德胜学区房单价22万/平米
目前大约14.6万/平米
可以说多校划片的出台,确实是给学区房浇了一盆冷水。
其实不止北京,像上海、深圳等城市也在用自己的方式践行着对教育公平的推动。
以深圳来说,多校划片叠加电脑排位的组合拳,就是要打个措手不及,结果就是学区房房价跳水。
根据乐有家披露,深圳的六大名校学区房中的百花片区、南二外周边以及深高北周边二手房成交价跌幅最大,在20%左右。

类似的现象,伴随着改革步伐的加快,相信会在越来越多的城市地方上演。
这次北京市全区实行教师轮岗制度,本质上还是对“双减”政策的延续,只不过“双减”之初的重点在于打击课外辅导,而当下的重点在于推进教育的公平。
目前咱们国家正在努力做的事情就是推动教育资源平衡,缩小教育资源的区域、城乡差距,方法就是先推动教师资源的流动,同时结合类似“多校划片”这样的组合拳来抑制学区房。
而且根据文件要求,这样的改革大概率会逐渐推广到全国,未来这样的事情可能就是我们要去面对的常态化场景。
那我们家庭要怎么样去应对这些变化呢?
首先最重要的就是,面对一个不确定的教育改革环境,最稳妥的做法就是手握筹码!
这里的筹码,指的就是我们手里的钱,而且是一笔确定能在我们将来为孩子做出人生关键选择时(比如高等教育、职业选择)可以迅速调配的钱。
试想,如果我们把所有的资源全部砸在一个学区房里面——结果政策一变动,学区房秒变一个“学位盲盒”,如果顺利抽到理想的学位,那也许还好。
可是,如果抽到的是自己心仪学校以外的学校呢?

如果到了那会儿,发现自己根本没有勇气去赌一把盲盒,想要把这个房子出手,却发现新政一下,价格立刻开始出现波动,价格不符合预期呢?
届时我们就会陷入极为被动的状态了,甚至可能在被动之中失去一些机会。
但如果我们彼时手里拥有的是可以随时拿去换取资源的筹码,比如给孩子存下的是一笔教育金,那是不是就能化被动为主动了?
其次,国家一系列的操作,其实也在透露着一个事实:国家不希望看到家长们在基础教育问题上不断内卷。
无论是卷培训,还是卷学区房,卷着卷着,累的是孩子,累的是家长,丢出去的是钱,办的事情最终还是上学、上学、上学。
而现在国家正在做的事情,就是尽力为家长们创造一个公平的教育环境,减轻内耗内卷。
以咱们国家目前的能力来说,绝对公平还不可能,如果能创造出一个相对公平的环境,那也已经是十分了不起了。
在总体教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在家庭的资源同样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去平衡自己家庭的资源,去换取更多有价值的教育资源,同样是接下来非常需要去做的一件事情。
不管怎么样,通过这两年大刀阔斧的教育改革,我们看到了未来教育体系的无限可能。我们衷心希望家庭能找到一条走起来更轻松的路,而谱蓝也会在这个过程中一如既往地协助家庭达至目标。
想给孩子进行教育金规划的朋友,可以点击下方图片报名,专业理财顾问会免费帮助你制定自己的教育金规划方案,高效、稳定地完成孩子的教育金规划。
原创文章,作者:谱蓝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pulanbx.com/bxzs/jyjzs/370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