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险不仅仅是车险,更是安全和未来

技术的进步总是表现出双重效应,不仅促进了社会的发展,而且对人类本身产生了不可预测的影响。例如,发动机技术的发展迅速推广了汽车,但与此同时,交通事故已成为人身意外死亡的第一杀手。

据《中国统计年鉴》(2019)统计,2017-2019年间,我国交通事故年均发生23.19万次;交通事故年均死亡6.3万人。当然,随着社会治理能力的不断提高,近年来交通事故数量呈下降趋势。今年7月,公安部交通管理局负责人在中国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全国道路交通安全指数持续改善,重大交通事故数量从2012年25起下降至2021年4起,连续33个月未发生特别重大交通事故,死亡3人以上重大事故数量下降59.3%。

即便如此,交通事故死亡仍然是公众最大的事故风险。根据保险界的交流数据,交通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约占所有事故死亡人数的30%-40%,居所有事故首位。

一些学者说,历史只是逻辑,没有意外。换句话说,所有的事故都有其内在因果关系。基于此,我们还需要观察交通事故背后的原因。基于保险业的索赔数据,我们可以得出90%的交通事故是由交通违规造成的。

然而,与这一行业数据相比,更值得注意的是,另一项行业数据——2022年交通违章最严重的5%车辆的交通事故发生率约为2022年整体车主的80%,其中人身伤害发生率约为75%。违法行为是惯性的。

当机动车已成为公共日常旅行中最重要的交通方式时,道路交通安全的社会价值是显而易见的,政府和市场需要共同努力来提高道路交通安全。一方面,交通管理等部门继续加强调查和处罚,不断形成不敢违反的氛围,另一方面,需要通过商业汽车保险等市场手段,以更敏感的价格调整机制协助推广。

以保险业为重点,由于汽车保险本身涉及数亿车主的切身利益,可以协助社会治理,一直是最受社会关注的商业保险产品。近年来,从监管到市场,汽车保险创新改革继续服务于社会治理的成果日益提高。

01 未能搅局的UBI

提到车险创新,UBI这是一个绕不过的概念。

虽然它有自己的新兴技术光环,承载着汽车保险终极精细化管理梦想的概念,但其基本逻辑并不复杂。简而言之,它是基于使用定价的保险 (Usage Based Insurance)基于用户行为定价的保险 (User Behavior Insurance),理论基础是:驾驶行为安全的驾驶员应获得保费优惠,驾驶行为的安全评价取决于实际驾驶时间、地点、具体驾驶方式等指标的综合考虑。

这一逻辑显然有利于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毕竟,对于一个从不突然刹车或违反交通规则的车主来说,他需要支付的保费远低于一辆喜欢超速赛车的车。即通过敏感的价格激励机制,对道路交通安全产生反应。

虽然技术不再是一个难题,但现实并不乐观。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尚未形成切实有效的模式。原因在于消费者能在多大程度上将个人信息(隐私)转移给保险公司。UBI车险千人千价的基础是保险公司能够充分获取消费者的驾驶信息。

随着《个人信息保护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逐步完善,消费者的个人信息保护意识也迅速提高,纯个人隐私领域获取信息显然越来越困难。

从这个意义上说,在个人信息安全得不到足够的保护之前,UBI前景依然不明朗。

02 进一步纳入交通违章,商业车费改革

基于软硬件技术的发展衍生出来UBI不同的是,中国的商业车费改革侧重于内部。

回顾过去十年的汽车保险改革过程,我们会发现其基本逻辑是向内求。也就是说,通过构建无赔偿优惠系数(NCD)、基于交通违章系数的定价机制可以迫使车主改善驾驶习惯,减少事故次数,而无需直接获取消费者隐私信息,也可以敦促保险公司不断提高其风险控制能力。

相较于UBI,商用车费的变化显然更具现实意义。毕竟,无论是事故(报告)次数还是作为行政处罚信息的交通违规行为,都可以查询经营风险的保险公司,不会涉及侵犯消费者个人隐私的问题。

当然,只有一个标准来评价一个措施是否好,那就是群众的基础。

近日,平安产险公布的平安好车主app根据在线研究结果,98.8%的用户非常同意交通违章与道路公共安全密切相关;85.7%的用户非常同意或同意将车险保费与历史交通违章挂钩,奖优罚劣。仅就这项研究结果而言,商业车费改革的价值就足以凸显出来。

然而,历史告诉我们:知易行难。虽然车主对交通违规与保费挂钩有足够的认识和期望,但在实践中并不能完全违规。在你对驾驶能力和安全水平的评价的问题下,67.5%的反馈者选择了老司机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很少或没有违规 0.5%选择开车比较鲁莽,交通违章比较多,同时,32.1%接受调查的车主表示,过去一年至少有一次交通违章,其中2.4%有三次以上交通违章。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一有趣的结论进一步证实了改革的必要性,解释了为什么在新一轮商业车费改革过程中,许多地方坚持将交通违规纳入其中。

03 汽车保险未来的远见和近忧

随着时代的发展,普通消费者的价格敏感门槛一直在调整。

在汽车普及的时代,100元的交通违章罚款可以促进车主谨慎驾驶,但今天,100元的违规行为很难发挥应有的威慑作用。同样,车险的惩罚性价格机制也有上限。以北京新版商业车费改革为例,当各种交通违法行为达到上限时,其商业车险保费只能上涨45%。对大多数车主来说,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1000多元保费差异的强制作用最终会逐渐减弱。

虽然这种现象并不明显,但关注未来一定是一个大问题。换句话说,当行政处罚的刚性约束和经济约束的市场约束效应呈下降趋势时,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答案可能只有一个,那就是诚信或信用。赞扬诚信、惩罚失信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道德基础和个人立身之本,无疑是解决问题最有效的途径。平安财产保险的调查还设置了将交通违法行为应用于个人信用领域的相关问题,但结论并不乐观。数据显示,31.0%的用户不同意将交通违法行为应用于个人信用领域。

这个结果在某种程度上是合理的。毕竟,在当今全面互联的时代,高等教育、就业、信贷、医疗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与个人信用越来越密切相关,不诚实的社会氛围正在形成。考虑到驾驶员对驾驶技能的乐观判断、侥幸心理和对道路交通的不熟悉,客观上很难消除交通违章行为。因此,在个人信用领域应用交通违法行为的时机显然还不成熟。

在此背景下,保险对提高道路交通安全的价值仍然是不可或缺的,可以讨论的是如何更有价值地实现两者之间的深度联系。

别山之石可攻玉。与去年中国基于违规行为设定的最高处罚率上限不同,在美国,其处罚率是基于交通违规的历史数据,美国保险比价中介Zebra根据年度汽车保险市场报告,未系安全带、驾驶时使用手机通话、超速、肇事逃逸等各类交通违章行为的车险保费平均每年上涨5.6%、21.4%、23.8%和73%。

正如诚信体系的建设逻辑,逐步延伸交通违法行为对汽车保险的持续定价机制,也可以成为促进社会治理的有效武器。

想了解更多新闻资讯或有保险规划需求的朋友,点击下方图片,免费报名咨询,会有专业理财师为您耐心讲解,协助规范投保并提供周全的后续理赔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谱蓝保-车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pulanbx.com/bxzs/bxnew/46747.html

(0)
上一篇 2022年11月26日 上午11:09
下一篇 2022年11月26日 下午1:07

文章推荐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