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业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发言人回答记者提问

导读:
最近,中国银行业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发言人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在会议上回答了记者的问题。让我们来看看每个人都感兴趣的问题。让我们来看看每个人都感兴趣的问题。

1.目前我国部分行业企业受疫情影响,生产经营困难。中国银行业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将采取哪些政策措施支持救助?

答:近两年来,中国银行业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指导银行和保险机构从大局出发,继续加强受疫情影响较大领域的金融服务。实施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顺利转化。会同有关部门及时出台民航、文化旅游、线下零售等行业专项救助政策,加大信贷供应力度,大力支持国民经济稳定恢复。

下一步,中国银行业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切实加强金融监管的政治性和人民性,加强监管引导,协调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出台各项扶持政策,帮助受疫情影响的行业企业恢复发展。

一是引导金融机构准确把握信贷政策,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中小微企业有偿还意愿、吸纳就业能力强的,通过续贷、延期等方式解决问题,避免行业限贷、抽贷、断贷。

中国银行业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发言人回答记者提问插图1

二是推动金融机构降低实际贷款利率和收费,让广大市场主体感受到综合融资成本的真正下降。

三是根据相关行业企业的特点和融资需求,推动银行机构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创新金融产品,不断提高服务效率。

四是鼓励保险公司优化保险产品,做好理赔服务,为疫情可能导致企业停工等损失提供保险保障。

第五,加大监管引导力度,扩大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和企业普惠金融覆盖面,推动普惠小微贷款明显增长,信贷贷款和首贷户比例持续增加。要求大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全年增加小微企业首贷户数量,力争高于去年。

二是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相关政策措施的实施对实体经济有什么积极影响?

答:近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关于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的通知》,支持和鼓励银行和保险机构提高“新市民”金融服务的可用性和便利性,帮助“新市民”更好地生活和创业,有效提高“新市民”的收益、幸福和安全感。

做好“新公民”金融服务,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构建新的发展模式,实现高质量发展,促进以人为本的新城镇化具有重要意义,也是促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改革,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繁荣的必要措施。

一是促进创业就业,鼓励银行和保险机构优化信用状况评估技术,降低“新公民”的创业融资成本。加强对吸收“新公民”就业的中小企业的财政支持。提高“新公民”创业就业的保险保障水平。

二是满足住房需求,鼓励银行和保险机构优化住房金融服务,增加经济适用房供应,支持住房租赁市场健康发展。

三是帮助培训教育,鼓励商业银行加强与地方政府的合作,为“新市民”职业技能培训提供财政支持。

四是提高健康保险服务水平,支持保险机构加强产品创新,积极与相关企业联系,提供灵活、实惠、方便的集团健康保险产品。

同时,监管机构将积极向地方党政府报告,推进支持政策的出台,促进信用信息的整合和共享,加快税务、海关、电力等单位与金融机构的信息连接,逐步缓解金融服务信息的不对称性。

3、最近,国家养老保险公司正式开业。它的定位是什么?后续的发展安排是什么?中国银行业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将采取哪些新措施发展养老金融?

答:国家养老保险公司是一家专业的养老保险经营机构,将积极参与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的建设。我们鼓励公司大胆创新业务运营、风险控制和管理机制,积极参与养老金融试点项目。根据公司的发展计划,它将专注于养老金的发展年金保险、专属商业养老保险、商业养老计划等创新型养老金融业务,着力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养老保障需求。

自2021年以来,中国银行业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规范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发展的决策和部署,稳步推进商业养老金融发展,开展专属商业养老保险和养老金融产品试点。总体而言,试点进展顺利,各方反映良好。

一是2021年6月,浙江省(含宁波市)和重庆市六家保险公司开展了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截至2022年2月底,试点公司累计承保7.18万份,累计保费4.72亿元,其中新产业、新业态从业人员投保1.2万余人。独家商业养老保险保险简单、支付灵活、收入稳定的特点已逐渐被消费者理解和接受。保险公司初步形成了符合自身特点的商业模式,特别是在服务新行业、新形式的员工和灵活的员工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银监会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决定从2022年3月1日起将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区域扩大到全国,并将养老保险公司纳入试点。

二是2021年9月,武汉、成都、深圳、青岛四家理财子公司开展了养老理财产品试点。与一般金融产品相比,养老金融产品突出了“稳定、长期、包容性”的特点,更符合人们的长期养老需求和生命周期的特点。目前,许多试点产品已成功销售。通过仔细评估和总结经验,自2022年3月1日起,养老金融产品试点范围从“四机构”扩大到“十机构”。与此同时,外国控股的贝莱德建新金融公司也加入了试点项目,并将在不久的将来推出相关产品。

此外,养老金储蓄试点即将启动,主要面向中低收入人群的商业养老金计划试点正在准备中。同时,我们最近出台了一系列规范和促进养老保险机构发展的政策,支持养老保险机构建设,鼓励他们参与养老金融改革,进一步丰富养老金融供应,满足人民多元化养老金需求。

下一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将继续有序推进商业养老金融发展,鼓励和支持银行保险机构根据人民养老需求,积极探索创新,推出更多元化的养老金融产品,优化管理机制,以新颖的业务、优质的服务、谨慎的管理,创造养老金融发展的新局面,增强人民的收益、幸福、安全感。

4、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设立金融稳定保障基金”。设立金融稳定保障基金的目的是什么?如何实施?

答:目前,我国金融业整体运行稳定,金融风险趋同,预防重大金融风险斗争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但内外环境不稳定不确定性增加,经济金融发展面临风险挑战,金融风险处置已进入正常阶段,必须采取预防措施,做好资源储备解决风险。在国际上,建立金融稳定保障基金是各国应对金融风险的普遍做法。借鉴国际经验,立足中国实际,建立金融稳定保障基金,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稳定保障体系。

相关工作正在研究和推广中。初步考虑,金融稳定保障基金用于具有系统性隐患的重大风险处置,发挥常规风险处置作用的存款保险和行业保障基金是中国金融安全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取市场,区分不同行业和主体,实施差异化收费,平衡风险、收入和责任,避免国家和纳税人利益的损失。

下一步,我们将密切关注相关法律法规和机制的研究和完善,尽快建立金融稳定保障基金,为重大风险处置积累储备资金。

5、近日,中国银行业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牵头修订《保险保障基金管理办法》和《信托业保障基金管理办法》,征求公众意见。这两只基金在防范和化解风险、维护金融稳定方面发挥了什么作用?

答:保险保障基金和信托业保障基金是我国金融安全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两只基金成立于1995年和2014年,自成立以来发挥了良好的行业互助保障作用,确保信托和保险业的持续稳定运行,整体风险可控,得到了市场参与者的广泛认可。为了适应新时代保险业和信托业的发展变化,更好地发挥行业安全基金在风险处置中的作用,中国银行业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修订了两种方法。修订后的方法优化了基金筹集、使用和管理机制,提高了基金利率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提高了基金的可持续性,为处置高风险机构、维护政策持有人和信托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促进了保险业和信托业的高质量发展。目前,中国银行业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正在认真研究各方的反馈,并在进一步修改和改进两种方法后及时发布。

6、保险基金参与资本市场投资的情况如何?下一步,中国银行业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在充分发挥保险基金长期投资优势、进一步支持资本市场稳定运行方面的考虑是什么?

答:保险基金作为资本市场上最大的机构投资者之一,在支持资本市场的稳定运行和优化投资者结构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保险基金投资债券、股票和股权的比例保持在近60%。截至2021年底,保险基金余额23.2万亿元,其中投资债券9.1万亿元,投资股票2.5万亿元,股票型基金0.7万亿元。此外,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发行管理的组合保险资产管理产品余额为3.2万亿元,主要投资于债券、股票等。

下一步,中国银行业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将充分发挥保险资金长期投资的优势,引导保险机构在股权资产中配置更多资金。

首先,进一步丰富保险基金参与资本市场投资的渠道。支持保险公司通过直接投资、委托投资、投资公开发行基金等方式增加资本市场投资,特别是高质量上市公司的股票。允许保险基金投资于金融公司发行的金融产品,并支持保险基金依靠各种专业机构参与资本市场。

二是按照“一司一策”的原则,做好偿付能力监管规则(Ⅱ)安排过渡期,保持保险资金股权资产投资稳定。

第三,修订和完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监管规则,鼓励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加强组合保险资产管理产品的发行,增加对股票、债券等投资的支持。

四是建立健全保险资金长期评估机制,引导保险机构牢固树立长期投资理念。

想了解更多保险知识或保险产品需求的朋友,点击下方图片,免费报名咨询,会有专业理财师为您耐心讲解,协助规范投保并提供周全的后续理赔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谱蓝保-车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pulanbx.com/bxzs/bxnew/84567.html

(0)
上一篇 2023年3月26日 下午2:54
下一篇 2023年3月26日 下午2:55

文章推荐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