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话题
-
一年一度的个税汇算清缴开始啦!学会这3招,能省更多钱
一年一度的个税汇算清缴开始啦!只要动动手指头申请,有可能还能多领取一笔钱哦~ 如果想尽快在3月1日~20日办理的话,需要提前在个税APP进行预约;没有预约的小伙伴也不用着急,3月2…
-
延迟到65岁退休,社保还值得交吗?
最近,“渐进式延迟退休”的新闻一出,又双叒叕引发了热议,各大平台的网友都讨论得沸沸扬扬。 目前的退休年龄是: 男职工:60岁女干部:55岁女工人:50岁 而按照新的渐进式延迟退休方…
-
四川放开“非婚生子”,这招能扭转人口颓势吗?
近日,四川省卫健委发布《四川省生育登记服务管理办法》,对2019年出台的《办法》进行了修订。 其中有一条为:生育登记取消结婚限制。 说简单点就是,不结婚,也可以生孩子,想生就生。 …
-
关于抑郁症,我们应该需要知道这些!
“不愁吃不愁穿,怎么还那么不懂事?” “不就生了个孩子吗,怎么那么矫情?” “越来越娇情,一把年纪了还闹什么心态?” “尝试销声匿迹,原来真的无人问津。” 当真相大白,事实如此直白…
-
假期中,孩子会面临什么危险?哪种保险能买单?
做父母的天不怕地不怕,就怕熊孩子放暑假。 毕竟暑期的每一天,妈妈们都处在崩溃的边缘: 一会儿娃饿了,一会儿娃哭了,一会儿娃打破头了,一会儿家里就像被围剿了…… 相比小孩“大闹天宫”…
-
一场大病后,想重回职场到底有多难?
罹患大病,究竟会给一个普通人的生活带来什么影响? 今天我们将目光聚焦到职场上,主要内容如下: 丁香医生旗下的医疗故事号 『偶尔治愈』 曾推送过这么一篇文章,标题为《患癌的大厂员工,…
-
世界癌症日 | 收下这份防癌指南,不再谈癌色变!
2月4日,是世界癌症日。 这是世卫组织(WTO)联合国际抗癌联盟(UICC)发起的肿瘤防治公益活动,旨在宣传癌症防治,促进癌症研究、预防及治疗等领域的发展。 趁着这个日子,谱蓝君今…
-
这些城市要多交15年医保,快来看看有没有你的!
存款巨大变化! 存得越长,年利率越高的时期估计要一去不复返了。 不信,进入你的金融机构APP,查看一下最新定期存款利率。 你有没有发现:3年限定存利率3.15%,而5年限定存利率2…
-
我们这一代90后年轻人能拿多少养老金?
近期《工作4年,我的收入被父母退休金倒挂》一文,让大家对退休养老金展开的热烈的讨论。 文章里的90后小伙子在今年的开始正式“啃老族”,由于父母打开了退休后的生活,而他们一家5口的收…
-
休产假只能拿最低工资?不少新手妈妈都被坑了
成为妈妈,是不少女性一生中最开心自豪的事情之一。 但很多新手妈妈也不可避免会碰到一些糟心事,比如说产假工资的发放问题。 休产假期间的工资,按最低工资发合理吗? 原本工资由底薪和绩效…
-
毕业了,该怎么把工资存下来?
职场人最幸福的事,估计就是看见存款愈来愈多! 但存款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有些人工作多年,银行余额还不足5个数;有些人大学毕业3年,储蓄就提升20万。 为何差别那么大?收益多少也许是一…
-
定了!个人养老金政策最高能减税5400元
11月4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国家税务局、银保监会、证监会五部联合发文《个人养老金实施办法》。 标志着个人养老金制度已经来了,这将会影响到成千上万过亿人养老保险金,大伙儿…
-
互联网新规之后,增额终身寿险要大规模下架了?
上周五(11月18日),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近期人身保险产品问题的通报》。 这一份《通报》影响很大! 在售的增额终身寿很有可能迎来一波集中化停销。 这一《通报》银保监会经常性公布,通…
-
10个问答,了解”个人养老金“
个人养老金是中国养老服务保险体系第三支柱,与第一支撑基本养老保险、第二支柱企业年金和年金不一样,个人养老金是国家政策扶持、本人自愿、市场化运营的补充养老保险规章制度。 ①参与目标:…
-
新冠特效药没纳入医保,天天业内人士怎么说
备受瞩目的2022年我国医保国家医保目录商谈工作中刚结束,阿兹夫定片、清肺排毒颗粒商谈取得成功,全世界第一个获FDA核准的新冠口服药——辉瑞新冠药Paxlovid(奈玛特韦片/利托…
-
每月多领4700元,这个保险不错!
前不久,微博里这一条《工作4年,收入被父母退休金倒挂了》冲上头条。主角小东工作中4年,月收益竟然都还没爸妈的退休养老金一半多。 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小东的父母都是在私企离休。实…
-
养老骗局,让你的爸妈都睁大眼睛!
最近几年,各种诈骗手段五花八门,受到文化教育年轻人都屡次中招了,而对于老人们的骗术,也是束手无策。 累死累活存了大半辈子存款,一下子就被骗光,针对老一辈人而言,是极其沉重打击,由于…
-
1月惠民保更新:多地惠民保延长参保期限!千万不要再错过了~
自2015年深圳试点推出第一款“惠民保”后,近几年来越来越多城市推出了当地专属的惠民保产品。 相比于一般的商业医疗险,惠民保产品有其独有的优势: 这对于因为疾病、年龄等原因买不了商…
-
中国人在2022年存了多少钱?专家建议百姓用积蓄买房经济复苏,你怎么看?
一月八日,一位专家在接受第三届南方财富峰会采访时表示, 去中国人民的存款又增加了15万亿元,如果拿出其中的三分之一去买房子。 中国经济可以顺利恢复。 这点就有网友评论: 本人手头有…
-
新冠乙类乙管后,到医院治疗需要自费吗?
12月26日,国家卫健委宣布新冠由“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 所谓的“甲管”和“乙管”,指的是传染病的管理措施,区别主要在于: 甲管传染病,需对患者进行隔离治疗或医学观察; …